页面未找到_中国发展网

非常抱歉,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办法找到

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蒋海:顺势而变,抓住招商工作“大先机”

2020-04-28 23:1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招商工作应如何优化配置科技要素资源,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创新性地用好产业基金、土地资源等要素资源,确立“大先机”?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人大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兼职教授蒋海建议,从思维方式、工作路径以及招商团队等方面,作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党中央近年来敏锐地意识到,以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不仅将使人类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飞跃,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主动把握时代变革先机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各主要国家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在分批驶入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文明发展阶段。蒋海表示,唯有认清时代趋势,下好先手棋,方能打好主动仗。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关注的是提高生存能力。从事的主要是农耕以及手工业生产,将劳动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要素资源。受到生产力和物流能力的局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重视提高生活品质。随着制造业崛起,围绕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主要运用土地、厂房、税收政策等招商引资。土地所有者或当地政府,按照区域产业规划为产业项目提供土地或厂房,获得土地出让金和租金收入。产业项目投产运作后,还将增加地区生产总值、产生相关税收,同时解决当地人口就业。当地政府还需要承担引进项目的税收稳定性、项目运行的环境影响等溢出效应,以及就业人口的社会治理等风险。

进入信息文明时代,人类聚焦于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得益于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取得突破,新知识、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为催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条件。知识经济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型人才则将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激励创新被摆在地区发展全局的第一目标。招商引资的目的和中心,就是要从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不断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9年进博会期间,党中央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走向和推进文明进程的担当高瞻远瞩地作出战略性布局。对上海提出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门户枢纽”四大功能的指示,并在2014年对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基础上,又专门增加了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要求。

蒋海表示,要主动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指示要求,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调整思路、转变方式,积极跳出工业文明时代的招商引资模式。主动而为、大胆作为,做好科技要素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动把握工业文明时代迈向科技文明时代的先机,加快科技创新策源的整体布局,从而从科创能力的倍增出发,努力推进整体产业能级、效益的倍增。

转变招商引资的格局

迈向信息文明时代的招商引资工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蒋海认为,招商引资的格局需要作出一些转变。

首先要转变招商引资的基础要素。农业文明时代的基础要素是水利,工业文明时代基础要素是电力,科技文明时代的基础要素则是各类科技要素资源。迈向科技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吸引和留住企业的基础性因素,是所在区域科技要素资源配置健全与否,而非目前仅仅依靠土地、税收和廉价劳动力。为此,应将科技要素资源的配置作为招商引资的基础性资源,不断夯实区域科技要素资源的配置。每个开发主体应围绕自身定位积极打造为我所用的科技要素资源,通过各种优势叠加逐步形成独具自身产业发展的科技要素环境,为科创能力的倍增奠定基础。

其次要转变招商引资的生态格局。科技资源要素的配置并非一蹴而就,从发展战略、制度法规、政策措施等方面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是迈向信息文明时代的现实要求。信息文明时代的招商引资应全面推进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建设,将创新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下力气突破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持续增加对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创新导向的法律、政策和制度,让人才、信息、资金、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充分融合,产生聚变效应。

同时要转变招商引资的产业布局。信息文明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产业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致和专业。需要按照区域整体产业布局的要求,主动在全球范围内探寻符合产业定位的科创企业。以形成研发产业链为目标,使本区域逐步成为具备专门特色,研发、生产、服务等相协同的专业科技创新策源,由此成为整个上海科技创新策源的一个环节。这样区域企业就避免了内卷化,而由各个区域星罗棋布的专业科技创新企业,共同筑牢和构成上海全球科技创新策源的大格局。

转变招商引资的模式

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这些都是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科技创新企业往往以指数级而非线性的速度发展起来。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倾向小微科技企业的招商引资方案,加强对人才、专利、标准等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

蒋海认为,一些未来很有前景的初创科技企业一般规模不大,成长性并不稳定,早期税收贡献不大,并且自身还存在研发再投入和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对于这类企业,政府可以采取新的招商引资的模式。例如,可以考虑通过各园区平台公司,将厂房转让、出租按照一定限定条件作价入股,减少这类企业的资金占用。同时,注入一定的流动资金,推进科技企业迅速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等待这类企业完成第二轮或第三轮融资之后,园区平台公司也将在此期间受益。

转变招商引资的协作

如何尽量减少科创类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蒋海认为,可以采取复合性、协作性招商引资,切实形成项目、金融、研发平台、土地厂房供给、专业技术团队等招商引资的立体协同。

首先,要通过专业团队对目标企业进行全产业链考察,从核心技术的先进性、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研发团队的稳定性,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等,确保项目招商的精准;其次,要形成以产业基金为牵头,包含担保、保险、银行等有机组合的投融资营商环境,努力确保科创企业前期风险投资和中后期融资发展需要;其三,要营造良好且相互支撑的研发环境。特别是引进科创企业初期,整体研发环境包括实验室、孵化器、网络空间等往往需要借外力得以支撑,为此,需要积极为科创类企业牵线搭桥寻找公共实验室、孵化平台等。

招商引资团队的转变

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是当前招商引资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蒋海认为,科技活动的本质是具有社会属性并具有特殊知识结构的人——科技人员参与科技资源配置,进行科技生产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与转化,从而完成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才质量的高低、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百年大变局”中一国的科研水平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组建优秀的招商引资团队来高效吸引和调配企业人才,也成为了争取未来经济话语权的关键举措。

在招商工作具体实施中,如何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为“大先机”?蒋海建议从4个方面做好落实:

在做顶层设计时,要发扬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中“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的优良传统,成立科技创新策源建设工作指导小组,统筹指导规划和推进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建设工作。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指示要求,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纵向视野调整思路、转变方式,积极跳出工业文明时代的窠臼。切实形成上下联动的整体工作合力,加快科技创新策源和科技资源要素配置功能有效落地落实。

在明晰产业定位时,要进一步确立市级、区级开发园区和各镇产业园区之间的联动关系,在分析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精准制定未来科技创新策源的主攻方向和发力点。做好科技创新策源的优劣势和优缺点分析,采取政府间上下联动、机构间左右协动、产业间彼此衔接的工作模式,逐步建设科创元素的全息化网络,组成要素资源立体化分布的生态格局。

在规划产业布局时,领导干部率先应培养信息文明时代产业发展意识,把握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权重,前瞻性地规划迈向信息文明的发展产业布局;要选调或聘请具有科创经验的人员充实招商引资团队,承担与科创类人才沟通对话的纽带作用,统筹指导各类科技资源要素的配置方向、配置能级和配置水平,避免区域内不必要的同构竞争和资源浪费。

在调动企业活力时,要顺应“个性化”这一信息文明特点,根据每一个科创企业的发展情况,主动“定制”良好的营商环境,并按需向企业主动提供原始创新平台、公共研发平台、科技金融、科技大数据、产业链企业级消费流量等科创基础设施。特别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与迈向信息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以便充分调动各开发主体加快科技创新要素资源配置建设的积极性。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