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牡丹雍容华贵,历来被推崇为“花中之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极赞牡丹之美。4-5月,正是牡丹花开时节,处处好风光。而在奉贤区南桥镇吴塘村,有着400余年历史的古牡丹也已悄然绽放,这株牡丹与奉贤区档案馆馆藏的一件珍贵档案有着不解之缘,承载了动人的佳话美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江南第一牡丹”背后的故事吧!
据奉贤地方志书记载,古牡丹原系邬桥吴塘(今南桥镇吴塘村)金家所有,为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所赠。相传,董其昌少时曾求学于松江叶榭水月庵,与邬桥吴塘金学文为同窗好友。万历年间,金家新居落成,适逢董其昌升任礼部尚书一职。为恭贺好友乔迁,在赴任前,董其昌亲笔手书“瑞旭堂”匾额,并以“粉妆楼”牡丹相赠,取富贵如意的好彩头。金学文及其后代对牡丹倍加珍惜,种于堂前天井中,世代精心养护,至今,已传至第22代孙金书林手中。
董其昌题写的“瑞旭堂”匾额,则由金家人捐赠给了奉贤区档案馆加以保管、珍藏。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员颜晓军说,董其昌书法一绝,但传世的大字匾额很少,这一幅匾额为专家学者研究董其昌大字匾额书法提供了参考依据,价值斐然。
“瑞旭堂”匾额现珍藏于珍贵档案室,区档案馆曾多次举办“跟着档案去旅行”公众互动体验活动,参与市民可近距离领略“镇馆之宝”的风采。
“江南第一牡丹”历经400余年依旧枝繁叶茂、风姿绰约。而今花开正盛,不如趁着这大好春光,驱车前往明代牡丹苑一探芳踪,感受“花中之王”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