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疫情防控“城市大脑2.0版”智能管理综合平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上海报道 “疫情防控以来,各个条线、各个居委都在摸排情况,进度如何,如何第一时间全面掌握?”
“沉淀在基层的数据,如何有效运用,服务于防疫工作?”
“如何减少居民区登记统计压力,让他们抽出更多时间投入一线防控?”
“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重点地区来沪人员在区域内分布怎样,如何调控力量针对性地做好管理与服务?”
“居家隔离人员是否严格按照隔离要求不出门?”
“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众,是否还有一起聊天、晒太阳等聚集情况?”
这些现实而又刻不容缓的问题,一个个摆在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面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洋泾街道快速响应、迅速部署,一方面全人力物力地投入防控战“疫”一线,一方面着手开发智能化工具,加紧推动疫情防控模块在街道的“城市大脑2.0版”智能管理综合平台上线,线上线下密织疫情防控“安全网”,把“一网统管”构建得更加完善。这些问题,在洋泾街道,也正在或即将得到解决。
洋泾街道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
记者刚刚走进洋泾街道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就看到指挥大屏的电子沙盘东南角急促地闪烁着一个红点。这个城运中心,就是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所在,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一单对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智能报警。
经与被隔离人员沟通,在取得理解和同意后,街道在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家门对面墙壁上,安装了智能终端,可自动发现目标打开房门而触发报警。
这户家庭所在的居民区书记介绍说,这个智能终端,是街道疫情防控的新“装备”;此前,街道也安装过可视探头,可那是“点对点”将监控画面传送给对应的居委社工的,防控效果很难评估,几乎完全取决于这个社工的责任心以及当时他的工作状态;现在这个智能终端,是之前1代可视探头的升级版,通过自动识别、智能发现被隔离人员外出的情况而触发报警后,警情不仅会通过‘浦东智理’APP在我们居委社工手机上跳出,还会报至街道指挥部,让指挥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调度“1+3+N”工作人员进行处置;这给居家隔离安全又加了一道锁。
1+3+N,是洋泾街道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服务保障网络,即每“1”户隔离家庭,对应1名街道下沉居民区干部或居民区社工或志愿者、1名医务工作人员、1名小区物业人员“3”人,以及根据需要加强的社区民警、心理疏导等“若干”人员。通过疫情防控智能化模块,线上线下保持着信息畅通,街道指挥部与这些一线“作战”人员得以协同联动。
通过疫情防控智能化模块,线上线下保持着信息畅通。
在洋泾街道城运中心指挥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街道辖区内累计与新增确诊、疑似、居家隔离、密切接触、重点地区返沪人员等疫情相关数据,以及通过街道“5级包干责任体系”排查出的各种具体情况,并在电子沙盘上以不同颜色和样式的标识进行“颜色管理”,区域内疫情防控动态一目了然,通过智能化、电子化手段“挂图作战”,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5级包干责任体系,是指洋泾街道在疫情防控期间建立的“指挥部-处级干部-机关干部-居民区书记-居民区社工”分片包干责任体系。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处级干部每人包干3—4个居民区,机关干部对口联络1个居民区,居民区书记负责统筹协调带头包干,居民区社工包干到楼到户,确保守土不滴不漏、责任层层压实、上下无缝衔接,做好对辖区内121个自然小区“围墙内”的“门、人、车、房”的精细化管控和精准化服务。
据了解,洋泾街道充分发动社区党员骨干、楼组长、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有效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筑起群防群控的牢固防线。截至目前,共有254个党组织、1003名党员、106支突击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149名机关公务员、事业人员、社区工作者组成41支志愿突击小分队对应下沉40个居民区和驻区单位。在疫情防控之初,这些人员力量大多是平均使用的;现在有了“城市大脑”的智能化疫情防控模块,可以实时为街道“分片包干”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着精准的推送,更加合理地调配防控力量,实现动态防控、科学指挥、精准施策。
智能化模块,数据是支撑,数据从哪里来?洋泾街道城运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数据主要三个来源,第一个是个人填报,其所填数据的准确性会由居委在手机APP上进行一键确认,然后会自动传输到这个系统;所有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一起花了非常大的力气所进行的全面排查,是第二个数据来源,我们汇总后通过后台批量导入;上级卫生系统等有关部门会有一些疫情数据的反馈,我们也打通了接口,这是第三个数据来源;通过“城市大脑”的智能化防控模块,可以实现这些数据的一次性录入、多部门共享。
目前,洋泾街道城运中心依托智能化发现功能,已在部分点位,实现对辖区内5人以上人员聚集情况的智能发现报警,下一步还将继续拓展,实现全覆盖。同时,积极考虑将疫情防控期间收集到的沉淀的数据用起来,不断充实数据库,探索开发小区电子出入凭证等功能。疫情结束后,这些“战时”的系统、设备、数据还都可以转为“平时”使用,用于出租房管理、垃圾分类管理、应急事件处置等等;安装在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房门对面的智能终端,也可作为智能居家设备再次发挥功用。
疫情防控当前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有了这样的智能化防控工具,无疑是给洋泾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插上了助力的翅膀。随着防控工作的精细化推进、防控工具的科技化创新、城市大脑的智能化升级,这场全民防疫阻击战必将走向胜利。摘掉口罩终有日,春风迎面花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