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投资机会

“好山好水好生态”金华婺城绿色“蝶变”正当时

2022-01-26 14:4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图片_2022012610353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傅伟炎、记者沈贞海

“如果不是为了保护百万市民的饮用水源,说不定我还在沙畈水库边养猪。”这几天,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养蜂专业户叶少伟心情不错。他算了今年收入账,由于年初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养蜂收入将有望增长1倍以上。

告别养猪从事养蜂,保护生态涵养水源,折射的是婺城保护生态环境和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叶少伟一样,在政府引导下,沙畈乡百姓捧起了“绿色饭碗”,唱响了“生态富民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护好绿水青山,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报表、经济报表并驾齐驱,在绿色发展中提升生态能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护好绿水青山  厚植生态优势

走进长山乡倪慧君牧场,但闻鸟儿啁啾,举目绿荫葱葱,一幢幢养殖用房整齐排列,房前屋后种着各色绿植,环境优美。养殖大棚内,奶牛正欢快地嚼着牧草。

养殖户李增根说,9年前,他在沙畈乡店边村老家养殖奶牛,村庄属于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为守护婺城“绿水青山”,保护百万市民的“大水缸”,他响应政府号召,毅然搬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把养殖场搬到了长山乡。如今,养殖的50多头奶牛体格健硕,养殖规模比原先扩大了一倍,养殖收益大幅度提高,这是李增根意想不到的。

“百万市民的饮用水安全是大事,要服从大局。”李增根认定,只有生态环境好了,才能持续发展,百姓的幸福生活才有保障。这样深刻的环保意识,既源于他的亲身经历,更在于近年来婺城持续不断推进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潜移默化熏陶。

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8个市控以上断面均达到水质功能类别要求;辖区内45条河流,64个乡镇支流交接断面,水质Ⅲ类以上63个、Ⅳ类1个,全面消除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全区PM2.5浓度为23ug/m3,空气优良指数为93.1%,臭氧达到146ug/m3,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和治水公众满意度均得到全方位提升。

“南山北山竞秀、白沙婺水汇流”是婺城人民心中最大的眷恋,要守护好这方山水,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劳永逸,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按照婺城区第八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接下来,婺城要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推进清新空气行动、净土行动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行动,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厚植生态优势,提升生态能级,倾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婺城,好山好水好生态,正演绎一场绿色“蝶变”。

近段时间,罗店镇大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翁健余与几位村干部一有空就往油橄榄基地跑,在他看来,谋划新一年的项目建设,必须事无巨细,精心做好前期准备。

大岭村海拔地势高,山林面积广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条件,让这里盛产高山蔬果,枇杷、柑橘、番薯、蜂蜜等土特产,远近闻名。近年来,该村发挥生态优势,盘活生态资源,激活发展要素,顺利完成4000余亩土地流转,共引进约3万株橄榄树并已育种,打造“华东橄榄文化基地”。

“从前村民大都在外打工、做生意。如今,荒山种上油橄榄等经济作物,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就业。”翁健余介绍,针对土地和房屋,村里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流转、国企统一运营的方法,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村庄也越来越美。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金华市电视电影协会、摄影家协会陆续入驻大岭村。

绿色发展有奔头,生态资源绘美景。“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金华南山获批全省面积最大省级自然保护区,进一步擦亮了婺城生态金名片。燕语湖国际垂钓中心依托专业垂钓、水上运动等综合赛事项目,深入开发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目前,(二期)项目已正式启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000名垂钓者同台竞技,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休闲垂钓中心,助力婺城提升生态能级、推进绿色发展。

“这个周末接待了200多位顾客,没想到会带来这么大客流量!”白龙桥镇古方村徐娅媛的面馆位于前往国际牧场必经之地,因此,也让小店生意火爆。据悉,自去年8月1日开园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该国际牧场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产生经营性收入1600余万元。

国际牧场“实力圈粉”,周边村抢先“蹭流引流”。网红景点直接为周边3个村增加土地流转收入1300万元,仅白龙桥镇新昌桥村新增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全村增收300多万元。基于良好的生态资源条件和绿色发展的潜力,吸引了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婺城区城投集团与新昌桥村合资成立婺城区新昌桥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主导新昌桥文旅经济运营,接纳村民入股分红,引进滨水经济业态。村民在美食广场开起了小吃铺,在家办起了农家乐,乡村经济如火如荼。

“建设诗画美丽宜居家园,深化‘千万工程’,抓好常态化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新标杆,建成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1条、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6个、省级特色精品村 20个,争创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婺城区党代会报告中的这些文字描述,为婺城未来五年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立足资源禀赋,提升生态能级,婺城区因地制宜谋划了竹马乡花博园、安地镇诗画岩头文化产业园、蒋堂镇“硒游记”稻田文化综合体等乡创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25亿元,为绿色发展、共同富裕蓄积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201261035311

微信图片_202201261035312

微信图片_202201261035313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