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智能制造平台 徐帆 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8月1日召开的浙江金华婺城区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吹响了聚力实干突围、推动主城崛起,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婺城新篇章的奋进号角。今年以来,婺城经济运行承压前行、稳进向好,发展动能持续积蓄,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作为金华主城区,此次会议不仅彰显了婺城经济稳健前行的韧性,更让人们对高水平创新型城区建设充满期待。
浙江新帮新材料有限公司 周金权 摄
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新春伊始,婺城全面吹响主城崛起“集结号”,紧扣“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重大任务,锚定“港”“廊”“链”主战场,聚焦“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提消费”经济工作主线,奋起突围、赶超崛起,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奏响经济发展的激昂乐章。
随着上半年经济“半年报”出炉,婺城交出一份奋力拼搏非常不易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8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尤为亮眼的是,重点领域投资领跑全市,高新技术投资、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7%、83.4%、56.4%,均列全市第一。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婺城对“港”“廊”“链”主战场的精准聚焦,是抓项目扩投资专项行动的扎实落地。
从产业结构看,婺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标志着创新要素正在加速集聚。制造业投资的稳健增长,彰显了实体经济根基的持续夯实。这种“量质齐升”的投资结构,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动力,不仅是数字的跃升,而且是婺城主城崛起发展底气的彰显。
不久前,在浙江新帮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厂区,婺城区白龙桥镇的“红链专员”通过协调多部门联动,将原本竣工备案、规划核实等5项验收环节从“串联式”升级为“并联式”办理,同步协助完成厂区配套道路改造和电力设施建设,跑出了8个月竣工投产的项目“加速度”。
近年来,婺城区以“红链”穿引助企服务,搭建“红链直通车”平台,整合属地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420余名党员骨干,组建“有市易企办”“助企共富服务队”等多支“红链专员”队伍,构建“全流程跟踪、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今年建立的深化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政企恳谈会,聚焦不同主题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整合优化涉企服务资源,更是实现政企“双向奔赴”。今年上半年,婺城区317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0.4亿元,同比增长9.06%。其中,60家亿元以上企业累计产值105.8亿元,同比增长11.11%;39家“小升规”企业累计产值7.79亿元,同比增长79.23%。
从投资数据的强劲攀升到企业发展的活力迸发,从服务效能的持续升级到产业结构的优化蝶变,婺城大地呈现出“乘势而上、争先出彩”的生动画面,“全区一盘棋”的攻坚矩阵有力形成。这种上下同欲的合力,正为婺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崭新动力。
临江工业园区 吴潮宏 摄
创新与婺城更加紧密
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形势总体平稳,婺城在项目建设各条战线源源不断释放活力。从轰鸣的工地到繁忙的港口,从投资市场火热到创新产品出海,婺城经济活力迸发的背后,是多股力量的深度协同。
重大项目领航,锻造经济增长“硬支撑”。重大项目建设一直都是婺城经济动能转换的压舱石,走进位于乾西乡的大唐金华天然气发电项目现场,厂房完整形态初显,机器轰鸣不息,这个总投资约32亿元的省“千项万亿”工程,目前进度已达41%,预计明年6月投产,届时年发电量将达30亿千瓦时、年产值20亿元,成为浙江中西部重要的电源支撑点。不止大唐项目,鸿飞机械、沃克制冷、龙鹏园林等9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的落地,以及2022年以来累计招引的49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让婺城的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婺城正以重大项目之“进”鼓足高质量发展之“劲”,为加快主城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创新突围,构建开放发展“新范式”。今年第137届广交会上,婺城共有32家企业参加展会,获得59个展位,其中品牌展位8个,婺城企业以创新产品、多元布局和品牌升级为核心亮点,塑造了外贸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广交会后,参展企业迎来了“收获期”,金华恒鑫炊具有限公司与南美、非洲等地区的客户达成合作意向,解锁了新客户群、开拓了多元市场;浙江金华蓝森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收获了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订单。企业的创新突围与政府的精准护航形成共振,推动传统外贸向数字化、品牌化转型,形成差异化竞争,将外部不确定性转化为结构优化机遇。
投资精准发力,撬动转型升级“强引擎”。金华造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持续进行数字化改造,公司近两年产值增速超60%,今年上半年已达6000万元,正全力冲刺年产值亿元目标;浙江鑫科盟年产260万件新能源轻量化汽车配件生产线建设如火如荼推进,建成后将加速构建“新材料研发—精密制造—整车配套”全产业链闭环,推动传统汽摩产业向高端化迈进;金华尚坤(银基)智能网联先进制造园总投资10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形成年产500万台数字钥匙产品的制造能力,年产值可达20亿元……一个个蓄势待发的项目、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彰显着婺城在投资精准发力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能。
大唐金华天然气发电项目
如何打好“创新牌”
城市的崛起繁荣,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科技创新活力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涌动”。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如何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发展“最大增量”,关键在于落实。婺城以抓项目扩投资行动为抓手,锚定“港”“廊”“链”主战场,以“稳”“进”“立”为实效,全面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推动经济“半年红”向“季季红”“全年红”跨越。
聚焦创新强招引。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召开的第三届婺城发展大会,现场签约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142.7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成为最大亮点,5个相关项目总投资34亿元。作为本次签约的重磅项目,江苏南通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汽车线控底盘生产基地备受瞩目。项目一期将建成10万套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和6万套液压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的生产线。通过招引重大项目,婺城不断拓宽产业版图,为经济增长引入源头活水。
提升效率促落地。婺城始终将扩大有效增量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聚焦项目建设前期筹备及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提前部署各节点工作,开通“绿色通道”,推动投资项目建设全流程审批节约用时25%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区获得上级资金同比增长27.5%,争取“两重”支持项目4个,“两新”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项目5个,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2个。同时,婺城进一步优化提升存量空间,做好能源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创新驱动快建设。“向新而行”是婺城发展的主旋律。今年以来,浙师大金华科创园签约34家企业,“浙中数港”挂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持续提升。恒胜汽车配套项目引入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临江智能智造数字科创园聚焦相关产业,以全周期管理推进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锚定“五个新”目标,围绕“3+1+1”工作体系,细化“五个三”工作路径,一步一个脚印推动落地见效,为婺城培育竞争力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全新空间。
精准赋能优服务。日前,婺城区开创“政务服务数字虚拟前台”,构建“就地办”+“一窗通办”相融互通新模式,入选省2025年度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优秀案例。从产业生态优化到员工子女入学,各类企业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倾斜,婺城区为企业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服务项目建设中,婺城实施“四全”工作法,由区委主要领导牵头、分管区领导具体推进,今年上半年已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问题20余个。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政企“双向奔赴”,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芙蓉峰下主城正兴。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压,压力不小、困难不少,承压前行更需坚定信心。稳当下、谋长远,既要直面区域竞争与外部挑战,迎难而上、拔钉清障,在实干、善干、巧干中提高攻坚效能;更要锚定目标、勠力同心,新征程上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明晰主城崛起路径,全面推动平台能级、现代产业、城市品质、城乡融合、作风状态“五大崛起”,奋力开创婺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婺轩评、沈桦;图据婺城发布)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 图源婺城区商务发展促进中心
童锡麟 摄
浙师大金华科创园
徐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