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沈隽、陈雅雯、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丰收时节,错落连绵的浙江丽水云和梯田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风吹稻浪,流光溢彩。
“今天的云海很美,出片效果特别好。”“现在正是拍稻黄谷熟的最佳时节,错过就得等明年喽!”……因为热爱梯田、热爱摄影,52岁的农民摄影家李存仁每天都会来到梯田的瞭望台,或是在梯田的田埂上站着、蹲着、趴着,从各个角度拍摄记录梯田美景。
留存千年的梯田,如同一部中国农耕文明的立体史册。云海、竹林、溪流、瀑布、村落点缀其间,勾勒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画卷。在无数“李存仁”的镜头定格之下,20年来,云和梯田从名不见经传到炙手可热,引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当摄影文化让梯田肌理尽情舒展,当云和梯田的千年农耕与光影的活力因子得以兼释,人文与自然景观互相交融,创造出极高的美学价值,田园、乡村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得以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持续吸引国内外目光的聚焦。
将云和梯田展示给世界
“拍摄《云海梯田伴日升》那一天,持续下了近一周的春雨,当天早上天终于放晴了,形成了久违的云海奇观。”摄影师郑建文对自己成名作的拍摄记忆犹新,“当天凌晨3点,我与一行好友趁着夜色,驱车前往梯田,到达山顶时,天空已经微微泛起了鱼肚白。因为当时不少摄影爱好者已经占据了最佳拍摄位,我思前想后,决定到公路上方的小径去取景。”
2001年,郑建文拍摄的《云海梯田伴日升》让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云和梯田为众人知晓。这幅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浙江日报》《中国摄影报》《香港旅游》等数十家专业刊物上发表或转载,让云和梯田几乎一夜火遍全国。2004年,它还作为丽水摄影节发行的纪念明信片和央视四套《走遍中国》的VCD封面,漂洋过海抵达大洋彼岸。
出生于云和县崇头镇大湾村的郑建文,称自己是“梯田人”。因为父亲是摄影爱好者,他从小耳濡目染,也对摄影产生了兴趣。2001年,钟情于自然风光摄影的郑建文,开始了以云和梯田为主题的摄影创作。不仅如此,近年来郑建文还在自媒体账号上持续发布云和梯田的摄影作品,其中一幅《冬日即景》还获得了美国摄影学会PSA铜奖。
云和梯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最多处达700余层,海拔落差约1200米,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距今已留存1000多年。但在全球广度造就云和梯田盛名的,是无数像郑建文这样的摄影师。他们用相机镜头定格梯田风格迥异的美丽瞬间,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最美梯田”的万千姿态。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摄影家来拍摄梯田。20年前,随着丽水摄影节的举办,关于云和梯田的摄影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里也成为摄影爱好者追捧的摄影胜地。”云和县摄影家协会会长吕周亮告诉记者,20年来,单是云和本地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云和梯田摄影作品,就获得了上百个省级以上奖项,“梯田每年出现云海约100天,‘窗口期’的观景台上,每天都挤满了‘长枪短炮’。在去年的摄影节上,我们展出了200多幅云和梯田摄影作品。”
任何一处景致要登上世界舞台、与全球资源接轨,都需要有效的桥梁。摄影作为“无国界”语言,成为云和梯田走向全球的纽带。
光影再现千年农耕之美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云和梯田和他们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摄影文化的生根也像是一种灌溉,使千年农耕文明结出了累累硕果。
“芒种忙种,一人、一牛、一架犁;梅雨期期,蓑衣斗笠添稻香”——这鲜活的传统农耕画面,历经千年依然在云和梯田代代相传,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曾险些消失在历史中。
“过去春耕时节,村民集体劳动的场景挺壮观的,大家的收入也都依赖这片梯田。但随着现代机械农业的普及,梯田由于地块狭小、难以使用大型农机而遭遇产粮瓶颈,加上农村劳动力流失,梯田大量抛荒。”崇头镇下垟村位于云和梯田核心景区下方,村党支部书记陈方伟告诉记者,多年前,镇里对土地进行流转复垦,通过引入外来承包主体推进粮食种植和地块整治,“2018年后,梯田景区核心区农田的耕作实行统一规划。”
经过系统修复后,5000余亩梯田的土地抛荒率从2016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3.3%。而最能见证这一变迁的,莫过于钟爱拍摄梯田的摄影师。在梯田创作了18年的刘丽莉告诉记者,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抛荒的现象,“在核心景区,梯田最美的姿态已经得以呈现,对摄影师而言,真是创作之福。”
“梯田的美,在于一年四季都变幻迥异的色彩,每次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从“一眼钟情”到“无法自拔”,从摄影“小白”到摄影“大神”,刘丽莉一年四季都蹲点梯田,在她看来,每年5月的梯田最动人,“6月要插秧,所以农人们在整个5月都要往田里注水,站在高处俯瞰,非常壮观,经过光影勾勒,梯田优美的线条和绚烂的色彩成为绝景。”
美国CNN曾评选出中国40个最美景点,云和梯田榜上有名。在镜头的羽化蝶变中,云和梯田从名不见经传到美名远扬,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亲眼一睹梯田风采。而云和也逐步重视这个天赐的自然资源,持续开展景区打造、土地流转、荒田复垦、梯田复种、移动基站转移、开犁节非遗申报……2011年,云和梯田成功创建4A级景区,2017年,启动创建全国首个梯田类5A景区,2020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拿到5A创建“入场券”。
如今在云和梯田,摄影作为一种群众文化现象,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不仅助推产业发展,更燃起这片土地向往美、守候美的热情,让乡村充满生机活力。
摄影与农耕碰撞无限火花
“犁了一辈子田,从没像今天这么有范儿!”每年一到开犁节,成群结队披蓑戴笠的农人就会步入高低错落的田畈,一手扶犁,一手挥鞭驱赶水牛。田垄旁,一群摄影爱好者架持“长枪短炮”争相取景,在他们的上空,还有嗡嗡作响的无人机盘旋航拍。
如今,芒种时分的开犁节,与其说是农事节令活动,不如说是一场摄影盛宴。
“吁……”随着一声长鸣,水牛奔行,犁耙在没过脚踝深浅的水田上“纵享丝滑”。前进时,倒有一种水上冲浪的动感,溅起泥浆时,正是摄影爱好者按下快门的最佳时机,因为“卷着泥浆前行的前景构图,会让作品更有视觉冲击力”。
这样的场面,对于下垟村村民雷伟平来说,早就习以为常。“第一届开犁节时,我就回村帮忙给摄影师准备餐食了。天气好的时候,我这民宿门口会有一群摄影师抢镜头呢。”早年在县城工作的雷伟平,看好梯田的发展前景,于2016年将自家老屋改造成民宿,“我家在梯田边,出门就能看到云海,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一定会带来发展机遇。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这几年,摄影爱好者成了村里的常客。雷伟平说,不少初次造访者见啥都新鲜,“对着一棵草都能拍半天”。他们在梯田中创作的时间就更长了,“有的摄影师在我家民宿一住就是一个月”。
20年来,越来越多像下垟村这样散布在梯田周围的小村庄,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灵感之源和创作“打卡地”。林立乡野的长镜短焦,将诗意盎然的山水定格为一帧又一帧共同富裕愿景图。
近几年,云和梯田辐射带动全县近三分之一版图的南部山区增收振兴,惠及群众4万余人。目前,景区农家乐民宿户均年营业额超过20万元;景区村民房租金是县城的3倍,周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梯田交错,独特的农耕画卷,原生态的乡土人文风俗,是摄影爱好者创作的“富矿”,传统的农耕文明正不断转化为“摄影+”发展的资源优势。
不久前,温州市龙港市摄影家协会的20余名摄影爱好者带着“摄影创作基地”的牌匾,在下垟村文化礼堂签订摄影交流协议。陈方伟告诉记者,这不是下垟村第一次被授予这样的牌匾,“此前,杭州爱摄影俱乐部等都在下垟村挂牌摄影创作基地。”
云和梯田的成名之路与摄影、旅游等带动密不可分。随着摄影文化市场日益繁荣,“镜头经济”势不可挡,美丽风景成为摄影产业取之不尽的“优质资源”,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乡村不断因此“破圈”,走上振兴之路。(图据云和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