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1800多个日夜,相城人民在489平方公里土地上,开拓创新、跨越前行,迈开创新引领、产业强区的新步伐,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枢纽中心、未来活力中心,奋力开创相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每天有数万人经过相城、观察相城、驻足相城,在日渐熙攘的来往中见证着相城的崛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相城常住人口达89.11万人,十年增加19.81万人,增幅位居苏州大市第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相城、安家相城、扎根相城。
五年来,相城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长14.3%,高新技术企业从174家增加到853家,税收超亿元产业企业从1家增加到17家……
一组组数据是奋斗者最有力的注脚。
以国际一流的视野谋规划、重整河山的气魄腾空间、变道超车的胆识抢先机,相城实现格局之变、产业之变、模式之变,闯出了一条以超常规思路引领跨越式发展的宽广大道,绘就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奋斗画卷。
跳出“县区思维”,构建发展新格局
【镜头】
以国际顶级、国内标杆的标准,将苏州北站打造成与城市功能融为一体的地标型枢纽站,一个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的最佳集聚区;加大力度推进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项目建设,招商工作同步启动……
进入7月,苏城骄阳似火,而相城区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更是备受关注。
就在7月1日,苏州中环北线全线通车。中环北线快速路西起相城区S228互通立交,经过相城区主城区后,穿越阳澄湖连接苏州工业园区,区域内多个板块都可借由这条苏州北部东西向大动脉串联,在大大缩短区域内通行时间的同时,提高了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之间的通达效率。
相城全域开放合作的道路,更通畅了。
【纵深】
没有思想的领先,就没有发展的率先。敢想敢做,才能快人一步。
相城是一座洼地崛起的城,在后发崛起、跨越赶超的道路上,相城跳出“区县思维”,始终高点定位、超前谋划。
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通车,位于相城的高铁苏州北站启用,这是距离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最近的地市级高铁站,最短通行时间仅23分钟,相城的枢纽地位凸显。
如何让“长板更长”,赢得更优发展先机?
2018年,相城超前规划苏州北站综合枢纽,新站设计规模13台30线,最高日流量超100万人次,总建筑规模约135万平方米。2020年7月,通苏嘉甬铁路可行性研究评审会上,确定在相城设立塘河动车所。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相城被列入北向拓展带,8条“相城内容”高频闪现,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航空航天材料等新经济产业均被提及,为相城探索跨区域合作新路径、开拓融合发展新空间赢得重大机遇。
“补齐短板”,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形成新机遇。
2020年,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揭牌,这个覆盖相城全域489平方公里的合作示范区,是全国6个示范区之一。短短一年,三菱重工、株式会社伊藤喜等大型日资企业接连落地相城,今年,又有35个日资项目签约。樱花园、中日友好天文台等公共配套,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阳澄湖(消泾)中日手作村等合作载体相继开建。
2020年,苏州位列四个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之一,相城全力打造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主阵地。目前,相城已开通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超过15万个,在常住人口中占比达15%,12600户商家上线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支付服务,基本实现区内主要商圈全覆盖。同时,在税费缴纳、党费缴纳、交通补贴代发等场景均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
打造国家级高铁枢纽、推进虹桥-相城一体化格局、获批中日地方合作平台、承接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相城在赢得“四大国家级战略优势”中,快速成长为长三角的一匹“黑马”。
如今,曾经“相城看好的机会”,已然成为了“看好相城的平台”。
勇闯“黄金赛道”,产业跳跃式升级
【镜头】
7月10日,《苏州市相城区“十四五”数字金融产业发展规划》《苏州市相城区关于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试行)》同步发布。相城力争到2025年,集聚数字金融企业总数达1500家。
7月19日,全国首个先进技术成果区域转化中心——长三角转化中心签约落地相城。中心位于相城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提供全方位的成果展示、全过程的技术交易、全链条的孵化服务。双方通过合力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力争早日取得更多成果,为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形成可复制的“相城经验”。
五年过去,相城的新经济产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已集聚新经济企业达2333家,产值超1400亿元,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已走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前列。
【纵深】
曾经的相城产业基础薄弱,自2017年起,相城不仅大力度淘汰“散乱污”企业(作坊)1.36万余家,清理村级工业集中区84个,电镀(线路板)、印染等落后低效产能企业实现“清零”。
大刀阔斧淘汰落后产能之后,土地该怎么用,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实现跨越赶超?
高起点、高标准重整产业布局,勇闯新经济“黄金赛道”,推动产业跳跃式升级。
2018年初,明确了“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部分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定位;编制实施“3+2”主导产业规划;面向2035,聚力发展“大研发、大文化、大健康”三大产业。
把数字金融作为“一号产业”,相城已集聚相关企业536家,入驻产业基金180支、总规模1473亿元;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全力构建特色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重点发展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先导的新产业集群,形成新的产业高地效应;发挥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等院所平台的引领作用,打造先进材料产业创新创业高地;加快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积极引导区块链企业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政务服务等方面开展探索,逐步实现区块链应用向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拓展延伸;围绕“医药、医械、医疗、医学、医美”五大方向,聚焦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医学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全力推进“健康相城”建设……
全力以赴抢占前沿风口,创新资源不断集聚。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中国检科院长三角研究总院、长三角区域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国、省字号”项目纷纷入驻。
去年以来,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苏州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载体建成投用,新经济产业的“相城版图”越发清晰。
目前,相城已获批江苏省唯一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省唯一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等。
当前,相城正着力打造“一区十业百园”的产业发展图景,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区”,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区块链、生物医药“六大新经济产业”,进一步发展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数字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服务等“十大产业”,建设超百个专业化高端产业园。
行动“说干就干”,不断提升城市能级
【镜头】
今年5月,苏州相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融合发展对接会在上海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成为第一个主动对接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大活动。
会上,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与相城区进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区域战略合作签约;16个合作共建项目启动,共同为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11个合作项目进行揭牌,将在科技协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点对点合作;34个项目现场签约。
会上还发布《〈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相城实施方案》,以清单化形式,确定了107项重点任务,包含一批政策措施、一批功能平台、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活动等“四个一批”。
【纵深】
成就大业,关键在人。把“可不可能”的争论,转化为“说干就干”的行动。
五年来,相城区累计举办重要推介活动390余场,平均每5天就有一场,仅2020年就有近70场大型会议和活动在相城举行。
肩上一只背包、脚上一双球鞋,随时随地跑招商谋合作,相城干部队伍的足迹已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加强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推介,构建更多具有爆发力的新增长点。
7月10日,一年一度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启幕,第二天,相城区主要负责人就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京拜访交流,全力争取支持,深化对接合作。
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近年来,相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打破坛坛罐罐。
持续探索政务服务“化繁为简”,2018年5月,相城区被列为“不见面审批”标准化省级试点地区,提出“一窗办理、全科服务”改革思路,开启政务服务革新之路。
319项自然人事项、732项法人事项整合进自然人、法人两个大厅,“一窗办理”“一网通办”成为常态;村(社区)、镇(街道)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24小时自助服务全部启用,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开办企业套餐服务最快0.5个工作日完成……
今年6月,相城区政务服务大厅线下“跨省通办”服务区启用,实现与上海松江44个事项跨省通办,初步实现上海16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和企业营业执照、个人医保、社保信息等595类电子证照查询及打印服务。
围绕“三圈一带”重点城市,相城已经与国内24个地方达成“跨省通办”合作对接,初步实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区及南北向拓展带合作协议全覆盖。
敢闯、敢拼、敢干,跑出跨越赶超的“相城速度”,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相城已锻造出一支勇于拼搏、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
“常来相城 心想事成”,在每一次相城的自我推介最后,总要说上这么一句话,这已然成为相城的城市形象。
瞄准“苏州市域新中心”的目标,相城永不停歇、永不气馁、永不退缩,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在更高的起点、更大的舞台上书写新篇章。(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