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 | 邱爱荃
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0亿元,同比增长2%。财政总收入491.1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61.6亿元,可比增长4.3%,增速排名上海市第二。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2.6万户,总量达43.5万户,位列上海市第一。“十四五”开局起步,奉贤的起点确实很高。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奉贤正行稳致远迈向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城融合
“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2021年上班第一天,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和奉贤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袁泉便邀请区内重点项目的企业负责人共进早餐,通过早餐会的形式倾听企业诉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早餐会上,企业家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娓娓道来。作为全国质谱仪行业的“领头羊”,上海临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计划在奉贤打造长三角区域最具规模的生物医药质谱研发及产业化基地。该公司总经理杨扬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有关项目报建报审等全流程工作指导,避免耽误时间。作为交通产业的佼佼者,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瞄准“全球电车中心、双创基地、新能源汽车(电车)供应链资源管理中心”三方面,正在奉贤“开疆拓土”。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一峰提出:“希望尽快启动海湾线BRT(快速公交系统)中运量智能交通线路,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为奉贤新城建设提供智慧交通方案。”上海最大的音乐教育企业小音咖此前“牵手”奉贤,决心在奉贤这个演艺新殿堂内有所共振与突破。“我们计划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相应地块投资建设少儿音乐圣殿项目。”小音咖音乐教育董事长乔月猛希望能够尽快推动项目建设,打响奉贤区少儿音乐教育品牌知名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将全力帮助临谱公司按期开工。”“奉贤新城周边景观正在打造中。”……对于企业家们的问询,奉贤区人社局、奉贤区规划资源局、奉贤新城公司等部门也第一时间给出答案。
“新的一年,奉贤要以牛的韧劲、狠劲、倔劲,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愿思盼,大家有问题谈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奉贤创新‘链长群主早餐圆桌对话贤商’平台,就是要做到面对面、点对点、实打实、心连心,实实在在为企业解难题,优化营商环境,拿着新蓝图、定义新未来,创造新奇迹、呈现新气象。”庄木弟表示,要以办好、办成一件事作为目标,降低行政成本,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合作型政府,打造“链长”“群主”,全天候倾听企业诉求。
据统计,2021年1月,奉贤区新增市场主体10937户,同比增长53.4%。日均诞生企业473户,同比增长63.1%。奉贤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奉贤区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随着奉贤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走在上海市前列,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日均办事1233件,全程网办率41%,医保“脱卡支付”等59个事项可“一件事一次办”;深化“无科层”审批改革,实现政务服务100%进驻综合窗口;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30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企业纷至沓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后,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与法国埃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是与中国中铁、中建、国药集团合作为“一带一路”提供医疗智能解决方案和智慧物业资产服务的集团,将在开发区建立投资总额10亿元的企业总部,建成后开展以国际总部为龙头发展产业链配套招商落户。同时,该集团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设埃顿道达尔新能源总部项目与埃顿国际智慧园区项目,建成后预计产值35亿元以上、税收贡献3亿元以上,加快“东方美谷、未来空间”产业集聚,助力奉贤打造自贸区新片区先进制造业承载区。
当前,奉贤正抢抓自贸区新片区、新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机遇,以“东方美谷+未来空间”为战略发力点,全力打造“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建设“两城理念”实践区、“未来之城”新样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整合招商资源融入全球链条
面对疫情给全球宏观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开发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聚焦“五型经济”,在新经济、新平台、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创竞争新优势,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突破,
在“十三五”收官的节点,开发区交出亮眼“成绩单”:2020年财政收入预计实现42亿元,较上年净增1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同比增长32%。
2020年上半年,受行业经济下行及疫情影响,开发区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始终处于低位。面对困局和压力,开发区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连接发展“断点”,118名驻企“店小二”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疏通外贸物流入境渠道;全力打通制约项目开工建设“堵点”,成立“四个一批”专班奋力保六争十;奋力寻找经济新增长点,“一把手”带队赴北京、深圳找“取水口”,挖掘新税源、新增点,全力以赴应变局、破危局、开新局。
“我们在外部宏观环境始终不稳定、不确定背景下,以‘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双百日双攻坚’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保障开发区企业生产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速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2020年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回升,经济发展韧性彰显。”该负责人说,2020年10月份,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产值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全面回升,利润总额首次突破30亿元,全年突破35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增幅逐月提高,从8月份起,开发区单月税收始终保持40%以上增速,已成为奉贤税收名副其实的领跑者,而且也成为东方美谷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
据介绍,开发区抢抓税收迁移“窗口期”和东方美谷集聚中心专项政策黄金期,积极“走出去”,年内引入一批优质招商平台,净增税收近4亿元,不仅弥补了文创行业跌入谷底的空缺,更开辟了开发区税源新蓝海。
奉贤,正放眼全球吸引优质发展资源和要素,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优化调整园区加速产业集聚
前不久,开发区低效企业转型正式启动,计划在两年内完成16家低效企业转型升级,涉及土地面积500亩。
“我们相信,这是一条互利共赢之路。”上海茂益涂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第一家签署转型补偿协议的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经营涂料、化工原料等。近年来公司经营效益日渐下滑,特别是2015年以来,公司的许多项目因不符合地区产业定位和环评标准而无法落地。而这次选择整体回收的方式,和开发区签署了转型补偿协议,既解决了茂益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困境,也及时止损,把资源投入到新的领域。
“此次涉及转型的16家企业,大部分是开发区成立之初引进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存在设备老化、环保不达标、效益低下等问题,去年16家企业的亩均税收3万元左右。”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钟争光介绍,近年来开发区多措并举、因企施策推动低效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对于亩均效益低、没有土地使用权等发展瓶颈的企业,开发区将通过签署《转型补偿协议》对其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辅助设施进行整体转型收购。二是对厂房出租率低、产业能级低、现有项目不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开发区将采取厂房回租方式,对回租后的厂房实施高质量招商引资,通过统筹资源、创新方式、精准招商推进高质量项目落地。
“力争通过两年的转型,促进企业升级。达产之后目标是产值达50亿元左右,税收5亿元左右。”钟争光介绍道。
近年来,开发区围绕“水天一色”工程,实现着“二次腾飞”。既腾出土地,为发展预留空间,又确保天蓝、地绿、水清。开发区计划用3年时间对现有的道路、河道、厂区、绿化进行再造提升,所有河道整治一遍,对VOC排放、不达标的30多家企业,全部关停;并对开发区内其他列入淘汰关停的企业在5~8年时间内全部关停,对远纺、亚东等特大企业进行关停或限产。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杭州湾公司对企业的监管模式也在发生转变。由于区域内大多为化工企业,光靠传统的监管模式显然不行,为此,杭州湾公司探索“信息建设”,斥资千万元安装4个空气监测站和2台水在线监测系统,确保区域内企业环保达标,无安全隐患。
此外,位于星火开发区、占地220亩的星火公园也是杭州湾公司“水天一色”工程中的点睛之笔。该公司董事长蒋祎青表示,近年来,开发区累计投资超亿元,先后完成约13万平方米的整体绿化再布局,实现了园区建在公园里的愿景,整个开发区内的水网、路网、绿网都有所改善和提升。
“今年我们将在打造‘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上展现‘杭州湾’新作为。一是打造‘五型经济’。实践‘流量艺人+文创平台’和‘基金+大集团+园区’新路径,形成发展新动能。二是推动‘三个融入’。着力建设匹配自贸区产业项目的高端物业,融入自贸区新片区发展战略;从项目、规划、招商、标准、管理五个方面,融入上海市化工共建电子化学品专区和上海国际化工新材创新中心;发挥功能配套企业集聚优势,融入服务‘公园之城’。三是完成‘四个突破’。持续发力攻坚‘四个一批’等项目,完成开发区‘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项目投资、服务效能的‘三个’翻番突破;推动企业‘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未来工厂’改造提升,实现产业业态突破;统筹产业、居住、绿地等功能布局,实现园区形态突破;升级智慧安全环保大平台,实现园区治理突破。”蒋祎青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