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技艺、刀笔生花。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俞其军 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12月11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雕圣杯”中国(嵊州)木雕大师现场创作邀请赛在嵊州文创园拉开序幕。
此次大赛邀请到了浙江、福建、四川、广西、重庆、河南等地的国内顶尖的25名雕刻艺术家参加。这是一次雕刻行业的盛会,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实力较量,嵊州木雕再一次被业界所瞩目。
嵊州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极多,竹编、木雕、戏剧服装、泥塑、紫砂等等,目不暇接,美轮美奂。而这其中,木雕的作品最多,在众多木雕大师的创作室,各类木雕作品栩栩如生,璀璨夺目,让人大开眼界。
据文献记载,嵊州木雕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期。“中国式佛像”创始人戴逵,东晋时徙居剡县,潜心研究佛像的雕塑造型与制作技艺的改进,使得古老的雕塑艺术在嵊州的土壤上扎根普及,也给今天的嵊州木雕艺术奠定了基础。
嵊州艺人在传承木雕技艺的同时,不断地突破固有的根雕程式,求变求新,形成了雕刻技艺独特的艺术特色,特别是人物雕刻全国领先。近年来,嵊州艺人创作的木雕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无数,其中国家级金奖超过30次。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嵊州木雕及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嵊州因此也被评为“中国根艺之乡”。目前,嵊州有1000多人直接从事木雕产业。
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嵊州文创园迎来好时光。在当地政府的持续扶持下,木雕艺人创作热情持续高涨。
艺术创作不仅仅需要良好的氛围。要创作出精品,必须博采众长,不断进取。
嵊州有关部门在组织木雕艺人外出学习开阔开眼的同时,还请来各地木雕名家来嵊州文创园现场创作切磋技艺。举办全国性根木雕大赛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从2008年开始,嵊州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根雕现场创作大赛。通过举办赛事,同行之间相互学习,收获巨大,并涌现出了一批木根雕新秀,在业界引起了高度关注。
通过大赛,扩大了影响,嵊州的木雕艺人的创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嵊州木雕从业人员的“朋友圈”越来越广。而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年轻人脱颖而出,投身从事雕刻创作,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
25名国内雕刻艺术家集聚嵊州现场创作,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举办的第三届“雕圣杯”中,均是国内极负盛名的木根雕名家参加,这也是近年来极具影响力的雕刻大赛。
考虑到疫情原因,今年的“雕圣杯”比赛范围缩小,参赛人数比上两届少了一半。据了解,此次“雕圣杯”大赛,参加对象为全国范围内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雕刻艺术家。此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出“雕圣杯”大赛邀约,全国各地的数百名木雕名师踊跃报名参赛。最后经组委会审核,确定25名木雕艺术家参加,包括吴尧辉、郑国明等多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亲临现场参赛。
据了解,此次比赛主题为匠心传承•守正创新,现场创作木料和创作需要的工具需自带,组委会负责提供操作台,木材尺寸不小于50公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完成。现场创作的作品由主办方收藏,创作完成后,在嵊州文创主题馆展出。组委会还将邀请国内行业权威人士对作品进行点评。
据悉,此次大赛,现场创作为期三天。为确保雕刻质量,主办方允许创作者带半成品参赛。据专家介绍,大件木根雕作品需要一定时间打磨,让参赛者提前准奋创作,再经过3天的现场创作,作品会更具完美。作为东道主,嵊州的木根雕艺术家们更加用心构思作品,期望能一展风采。
据了解,12月14日,主办方将举办第三届“雕圣杯”根雕艺术研讨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嵊州市委宣传部部长潘启富等出席。国内工艺美术领域相关专家及雕刻家和参加此次比赛的25名木根雕艺术家参加研讨,研讨的主题是匠心传承•守正创新。
“雕琢”技艺、刀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