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发展聚焦

金华婺城:人居环境愈优,幸福生活愈甜

2020-12-10 12:0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图片_2020121011371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12月7日早上,家住浙江金华婺城区新狮街道柳湖社区的董祖柱将分类好的垃圾带下楼分类投放后,就在小区里新建的健身区健身。他说自从小区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环境好了,配套足了,住得越来越舒心了。

“十三五”期间,金华婺城区实施老旧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着力夯实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构建起精准、全面、高效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群众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旧楼”变“新楼”,积极有序推进城市换颜

“以前居道路坑坑洼洼,小区绿化缺失。现在经过改造后,小区里各种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的‘旧楼’也变成了‘新楼’。”曙光花园居民王阿姨说。曙光花园始建于本世纪初,小区里共有18栋住宅,148户居民。2019年5月,小区实施了雨污水分流改造、新增立面落水管、新建化粪池、增设基础设施和停车位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深受居民支持。如今,小区到处洋溢着居民满满的幸福感。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城北街道北苑小区,北苑小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有商场、学校等配套设施,是一个综合性小区。因此,小区停车位紧缺的问题尤为突出。现如今,改造后的北苑小区增设了停车位,新建了休闲场地,建立了智能化管理体系,小区绿化和环卫设施进一步优化,小区真正实现了“蝶变”。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婺城区共改造老旧小区334个,江北片区301个住宅小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各类改造建筑面积达471.3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约18.1亿元。

“隐患”全“清零”,多措并举提升人居环境

婺城区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县市区之一,“十三五”期间,婺城区根据金华市出台的地质灾害点三年清零计划,按照“避让搬迁为主、搬迁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源头管控,严格实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因地制宜确定治理方案,对于工程治理隐患点。对于避让搬迁隐患点,房源保障,优先安置,并坚持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综合治理的底线。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婺城区共完成32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减少受威胁418户1089人,全区地质安全隐患已实现“全面清零”。

“十三五”期间另一个“全面清零”的便是婺城的农村危旧住房。“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每个人的梦想,安居才能乐业。农村危旧住房改造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重要内容,也是托起困难群众“安居梦”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婺城区共完成523户农村困难家庭的危旧住房改造任务,为700余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全区农村存量危房改造实现了“全面清零”。

“硬件”加“软件”,着力打造基层治理体系

有了居住的“硬件”,更需居住的“软件”。而这“软件”便是“十三五”期间婺城区着力打造“看得见、管得着、有人管”的微网格基层治理体系。

婺城区新狮街道柳湖社区有29个小区,住宅楼252幢,1.2万余人。社区根据小区及住宅楼幢规模、业主构成的不同,以幢、楼道为单位,以30-50户为标准,分类划分微网格治理单元,共设置了168个微网格,并根据微网格单元和规模大小,每个微网格配备1-3名微网格员,并搭建分级串联的“线上”治理链条——建立微网格微信群,信息可以快速传达到群内每位成员。

除了“他治”,更是形成了“自治”的氛围,在微网格微信群里的业主们发现不文明行为,也会将照片在群里进行“公示”,发的照片多了,涉事业主红脸的次数就多了,不文明行为也就越来越少,真正实现了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截至目前,婺城区通过微网格发现的矛盾纠纷、民情诉求、安全隐患等问题共计1419件,社区层级网格内处理1182件,街道层级网格内处理242件,处理率达到100%。(蔡君楠、张晓君、徐乐 记者沈贞海)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