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发展聚焦

金华婺城:绿色经济筑起富民之路,绿水青山漾出甜蜜生活

2020-08-29 20:2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图片_20200829164115

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婺城乡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彭丽莎 记者沈贞海

“绿色是底色,生态是名片。”提起金华婺城区南山,多数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山林中清新的空气、茂盛的植被、清澈的山泉以及自然回赠的宝贵资源。地处南山区的沙畈乡,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并因地制宜探索生态富民之路,发展独有的绿色经济产业,诠释出绿水青山下的甜蜜生活。

“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沙畈乡换容颜改气质

沙畈乡距离城区50余里,是个以林业为主产的典型乡落。其境内的沙畈水库1999年列为省一级自然水源保护区,2002年被列为金华市水源涵养与生态功能区。

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红利,2013年前,沙畈乡的村民们的经济来源以畜禽养殖、伐木采砂为主。2013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拆除整治活动在沙畈乡进行。为保护100多万金华市民的饮用水源地,沙畈乡借助“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对传统养殖、锯板采砂等污染产业进行腾退,关停拆除全部规模养殖场、锯板厂、采砂场。

面对这一实际,敢为人先的沙畈乡百姓走出一条绿色“致富路”。乡政府大力引导农民发展毛竹、水果、香榧、茶叶、中草药等种植业,积极推动山区林业由传统单一林业向复合立体林业转型,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仅乌云村就建有笋竹两用林3000亩,店边村种起覆盆子,潭背村种起名贵中草药……绿色经济已开始显山露水。

满山香榧树,一望无垠的绿色希望

一眼看不见头的山坡上,树木郁郁葱葱,串联成片形成了绿色“海洋”,凑近一看,树上挂着密密麻麻椭圆形的绿色果子,压得枝头下垂了几分。这种形似红豆杉的树叫做香榧树,结的果实叫香榧子,对于沙畈乡乌云村村民陈松余来说,这可是“希望树”。

“再过一个月,也就是9月20日左右,这些果实就可以采摘了。”陈松余抚摸着一颗颗果实,望着这百亩绿色“宝藏”,难掩对未来的期待。

香榧性喜温湿凉爽,成年结果后则要求光照充足,海拔条件200~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17℃,土层深厚、肥沃、湿润、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到中性的沙质壤土……沙畈,这28万亩独一无二的山林是最合适不过了。

2014年,陈松余投资50余万元,引种200多株,当年挂果,次年摘果,每株得干果1-1.5公斤,每公斤干果价格达200余元。既保护水资源杜绝污染,又获得不错长久不断的经济效益。现如今,6年过去了,整个乌云村的香榧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每到收获的季节,采购商们纷至沓来,稀缺而又优质的香榧子往往一售而空。

白沙溪流沿岸,茶树水稻绿波翻滚

在白沙溪源头的沿岸,广袤的农田夹杂在两岸青山当中,高儒村静静地矗立在五峰山下。成片的稻穗撑着“大肚子”、连片的茶山绿波荡漾,天然纯净白沙水,高山无害云雾茶,这句响当当的广告词,适用于高儒村再合适不过了。

每年的4月份,高儒村的村民们就格外忙碌,就连在外工作的人也赶回来帮忙,因为一年之中品质最好的茶叶在这时候开始采收了。采摘、晒青、凉青……村里的茶叶厂随之也跟着忙碌了起来。“我们村有四百多户村民,大约有一百多户的村民种植茶叶。”高儒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华说。

在高儒村村前一马平川的耕地上,白沙溪川流而过,灌溉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水稻。村民李建荣今年种植了150余亩的早稻,现已全部采收完毕,且很快已被采购商收购。现在,150余亩的土地上种着晚稻、辣椒、萝卜等蔬果,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具备纯天然、无污染这一巨大优势的蔬果,带来的收益常常也相当可观。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为了守护金华“大水缸”,捍卫好水“金名片”,作为水源地的沙畈乡村民拒绝了收益可观但污染严重的其它产业,扭头转向绿水青山下寻找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并奏起了绿色经济致富新乐章。

微信图片_20200829164115

奔向小康之路的婺城乡村。

微信图片_202008291641151

山青水色的婺城山乡。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