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访谈

铸起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红色建筑

专访中共一大纪念馆规划建筑总设计师邢同和
2021-06-03 10:46     文汇报

◆中共一大纪念馆。  陈龙 摄

试开放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 袁婧 摄

中共四大纪念馆。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毛泽东旧居陈列馆。 赵立荣 摄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

百年已是风雨兼程,百年正是风华正茂

邢同和,1939年出生,华东建筑集团资深总建筑师。先后主持设计了外滩风景带、上海博物馆、龙华烈士陵园、上海世博会申办方案等多个重大城市规划项目,也是中共一大纪念馆规划、建筑总设计师。

日前他接受本报独家专访,以自身亲历,讲述设计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故事,以及如何在时代大潮中,铸就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红色建筑。

设计一个梦幻的建筑容易,但设计一个有呼吸、能生长,能与城市和人民相融的活生生的建筑则煞费思量。

执业近一个甲子,岁月悄然流淌,邢同和发现,自己用心设计的这一件件鲜活的建筑作品,就这样长在了这座开放、创新、包容,且具有深深红色基因的城市里。

与城市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见证历史,奋进当下,更展望未来。

历经四年,从设计到建设,中共一大纪念馆今天开馆。作为该项目总设计师,邢同和难掩激动,年逾八旬的他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来到附近,隔着太平湖,用手机对着一大广场拍照留念。

1921厘米高的旗杆,这一数字蕴藏着党成立时的年份;高16厘米的底座旗台,由两块汉白玉石料拼制而成,寓意着崇高理想和希望;一大广场上还有一处“对景”,是一棵枝繁叶茂、亭亭如盖的百年劲松,象征着深深扎根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依旧风华正茂……

在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的上海,设计建设这样一座红色建筑,某种程度上,这不仅是为整座城市、人们心里树起一座建筑丰碑,也是邢同和为自己近60年的建筑设计职业生涯树起的一座里程碑。

“要设计经得起历史、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建筑,做人民的设计师。”

回望执业第一天就立下的志向,今天,这位耄耋老者扪心自问:“我,真的做到了!”

设计中共一大纪念馆,方案首页写满了学习心得

“通过建筑总体与细部的思考,集中凸显‘两个百年主题’:伟大的开端,伟大的复兴。”“建筑的形式与材料,是上海特色建筑风格的体现,既要有创造性的特点,也要有感染力的彰显。”“主题的形式表现,具象与抽象结合。让人们被感染被感动,始终深深牢记,点题点睛点故事。”……

这些珍贵的手稿,正是邢同和着手设计中共一大纪念馆之前的学习心得。

2017年,接到参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筹建工作任务后,邢同和与往常一般,没有急着动笔构思,而是先沉下心来学习。

学习,这也是邢同和持守了一辈子的执业习惯。别人的设计方案上,首页是绚丽的效果图,但他的方案首页,永远都是:学习心得。他说,做任何事都一样,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绝不能没有学习、没有调查研究,就一头钻进业务堆”。

学习,既是找灵感,更是酝酿感情,“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过去、把握当下、畅想未来。通过调查研究,设计师才能更好地进入角色。”邢同和说,“感受当年的人、事、物,待心中的热情愈加炙热,设计也就水到渠成。”

太平湖畔,1921厘米高的旗杆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旗杆矗立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建筑的中轴线上,也是兴业路的中轴线上。通过一大广场把中共一大会址文物遗址与新建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串连呼应起来,成为一组不可分割的公共性纪念建筑群,并向太平湖的绿色景观通透延展。这一步跨越,便是百年。

中共一大纪念馆选址在哪里,建多大面积,又该建成什么样?当初,围绕这些问题,各方有过多次探讨。

邢同和团队坚持从城市风貌和老建筑中去寻找答案。

保护好、利用好历史建筑和街区风貌。应循着这条主要原则,邢同和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建造好中共一大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文物建筑、红色遗址,其主要功能是历史时空背景的还原。而中共一大纪念馆则要解读好、演绎好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回顾中国共产党如何走过一百年,又昂首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中共一大纪念馆必须解决好三个关系——与一大会址的关系,与街区的关系,以及与城市的关系。

邢同和认为,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更是城市红色精神的一种升华,通过石库门来演绎伟大开端和伟大复兴,演绎百年历程的当代续篇,在风格上,新老建筑要有对话和亲和度,新旧交融、相得益彰。从立面形象、工艺材料、施工等方面都要实现风貌保护和精神传承,经得起再一个百年的考验。

其次,要实现与街区的肌理一致、走向一致,保留、延伸红色石库门建筑特色,并凝练升华。

再次,从规划布局中充分考量城市肌理拓展、序律的一致延续,从屋面走向、建筑体量、高度控制、天际轮廓线的变化等方面均形成整体,守护好城市中的红色血脉和精神家园。

设计甚至还考虑到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屋顶上以往固有的通风排气、室外机等设备均被巧妙隐藏,“确保航拍的视角下,整体面貌全然和谐统一”。

为确保设计方案在实施中的尽善尽美,邢同和常常亲临现场,亲自爬上脚手架现场“把控”。比如,砖墙中的勾缝,一定要齐整才算达标。负责现场施工的龙经理发来微信:“昨天看到您裤脚上附着的泥灰,令在场的晚辈们动容,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对工程精雕细琢、追求品质。”

整个设计建筑过程,让邢同和感受最深的是:红色地标建筑,党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领导多次亲赴一线调研,强调政治高度;相关部门党委领导也纷纷主动跨前一步,相互助力,遇上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使得该项目进展顺利。

以生命在光荣之城中用力书写镌刻,也擅长为未来“留白”

设计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整个过程,邢同和数易其稿,手绘图纸九十余张。

相比较更易制图和修改的电脑绘制,他始终坚持手绘。一来,因为上了年纪,对传统绘图技能多少有种“敝帚自珍”的执念,最主要的——手绘图纸,意味着“必须通盘想好后再落笔,减少了涂改的随意性,对落下的每一笔都要负责”。也因此,大大小小、宏观细部,邢同和的每一幅彩绘手稿,都精美似艺术品。

近60年间,邢同和主持设计的项目超过300项,画过的图纸不计其数。早期是用钢笔、水彩等,后来用水笔、马克笔等。色彩明亮、渲染得当、明晰易懂。他的家里,很少留有自己的作品模型,却珍藏了近60年来几乎所有的手绘图纸。

细细翻看这些图纸,不仅能看到建筑的物理空间形态,能读到创作的具体时间,能明了相关简要说明和指引,甚至于,还能读到作者即刻的心绪或感想……每一幅的背后流淌出的不仅是故事,更是一种“以生命来用力书写镌刻”的气息和脉搏。

上海,这座红色基因深植于血脉的光荣之城。从中共一大纪念馆到龙华烈士陵园及近期完成的拓展展示纪念项目,从国歌广场到陈云纪念馆、宋庆龄纪念馆……无数红色建筑中都留有邢同和的印记。

也几乎每一次设计前的沟通会上,他总把鲜红的党徽别在胸口:“没有渗透于血脉的初心使命和热情,怎能胜任!”

龙华烈士陵园内,一条不足200米长的初心大道,就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这头,是百年前追寻真理的革命烈士就义地、纪念碑;另一头,人们目光所及,恰是代表着未来的西岸人工智能大厦。

就是这样一个巧妙的视觉联结,让无数前来瞻仰祭奠烈士的人们感怀:今日的幸福生活正是百年前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续篇,要好好把握、好好奋斗、好好珍惜。

这,恰是设计者邢同和的初衷。邢同和设计的红色建筑看似风格迥异,却都透露着大气温润之美。这也直接映射着数十年来他对于红色建筑的研究和感悟。

他说,设计红色建筑不仅仅是做建筑的表象,而是要通盘考量其内涵和外部的表现形式,意义和影响力。“城市中,红色建筑的影响力不是几年,而是上百年”。

特别是,红色建筑要求设计师回归历史、忠于事实,把握好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人物背景,始终站在党、祖国、人民的立场上,自我提升、反复修改,“只有带着这样一种由衷的使命感,走进去、走得深,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经得起考验的作品”。

爱一生建筑追一生建筑,“人民需要我,就一直工作下去”

距离苏州河不远处的河南路,邢同和生于此长于此,小学又紧挨着苏州河,大学毕业时的设计答辩也与“吴淞口——上海大门”相关。喝着母亲河水长大的孩子,誓要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之中,一辈子为人民而设计、而建筑。

学校、医院、街道敬老院、区少年宫……他从最基本的民用建筑起步,一辈子牢记着“设计,是为人民而用”。他实现了执一业终一生,为民用建筑设计“快乐工作”近60年。时至今日,还非常珍视:设计图纸、理念想法化作现实而带来的满满获得感。

外滩风景带、上海博物馆、龙华烈士陵园、金茂大厦、世博会申办规划等等,邢同和人生轨迹中踏实而用心的每一步,就这样与人民城市紧密相连,共同拔节生长。

“爱一生建筑,追一生建筑。”他说,建筑设计就是棵大树,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扎根于人民,吸收时代和世界的阳光雨露,如此才能欣欣向荣、郁郁葱葱。

当年,破格录用他的老院长,弥留之际曾感慨:“我没有看错人。”他则响当当地回应:“为人民城市而设计,我做到了!”

时间回拨至1962年,建筑大师陈植作为同济大学外聘教授,参加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彼时,一份“上海吴淞口——上海大门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让他眼前一亮,记住了那个学生的名字——邢同和,随后向建设部写信请求将这名学生分配至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于是,23岁的邢同和告别象牙塔,进入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后来单位改名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集团,邢同和这一待,直至今日。

入职第一天,设计院院长陈植就对眼前这名眼里闪着光的青年说:“要做人民建筑师,为人民造建筑。”自此,“人民”二字与邢同和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外人眼中,值得骄傲的地标建筑不胜枚举。但邢同和心里却道寻常:“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我生逢其时。”

“爱一生建筑,追一生建筑”的邢同和,就这样和他的建筑作品一起,在时代大潮中闪耀成一朵耀眼的浪花,“我热爱建筑,深爱这片土地,只要思想没有枯竭,只要人民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工作下去。”

【责编:倪珺】
原标题:铸起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红色建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