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访谈

吴凡:应时代之需,培养“全健康”公共卫生人才

2020-04-07 17:21     上观新闻

新冠肺炎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均面临一次“大考”。危机,有危也有机,公共卫生安全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培养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应该怎样发展?未来又该如何向世界输入人才?记者就此专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WHO新冠肺炎疫情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吴凡教授。

上观新闻:这次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全新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怎样看待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大背景?

吴凡:疫情发生以来,社会上流传着很多关于中国公共卫生体制的讨论,不过,目前大多数分析停留在表象上,更深层次的背景并没有被人们很好地认识和讨论。

以往有不少研究论文比较中美两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结论都是美国远远强于中国,但是这些文章都局限于医疗卫生体系内的对比。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仅仅是公共危机的一种,医疗卫生系统仅仅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此次战“疫”来看,大系统的整体作用远远大于子系统的作用。

事实上,防止传染病危害的决策过程远比治疗疾病的决策过程复杂。治疗疾病的决策基本上是技术型的,控制疫情的决策远远不止是具体技术方法和路径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宏观非技术的策略、措施或手段。正如最近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所强调的:这需要整合许多学科,不仅有流行病学,而且还包括社会科学、研发、外交、物流和危机管理。

应急的核心是在非常规情况下对社会资源的调动和配置,考验的是政府准确研判发展态势、快速调整管理结构、组织资源、动员民众的应急响应能力。

我们跟世界卫生组织分享的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重要经验,我认为首先就是统一、高效的决策指挥系统,其次是依法、科学、精准的控制策略;协调部署医疗资源、保障各类物资供应;充分的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等。很明显,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同一张“考卷”,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应接不暇”,个别甚至准备“弃考”。所以我们谈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就不能仅仅着眼于医疗卫生体系内部,更应放置于整个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

上观新闻: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不断出现。面对未知的疾病,我们常强调要树立“大公卫”理念。“大公卫”具体是指什么?

吴凡: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此次疫情中,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处方”,包括医疗体系的高超水平和医护人员的高度敬业,以及应对复杂困难挑战的高效治理能力等。

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公共卫生体系也应该建立从狭义的“疾病预防控制”到广义的“全健康(One Health)卫士”概念。我们可以把“大公卫”理解成“社会为维护公众健康而采取的一切群体性行动”。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维护公众健康”和“群体行动”。例如,对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关注的不是个体层面的“病”和“治病”的技术,而是聚焦群体层面的“疫”和“成疫”的根源。“大公卫”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所有影响人群健康的领域,因此应该将更多领域的专家纳入进来,包括法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危机管理专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家、规划师、气象学家、媒体从业者等等。

从这个趋势看,健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应该从理念到人才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引领全球健康治理。

上观新闻: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对公共卫生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之需。复合型公共卫生应急人才怎样培养?

吴凡:从此次疫情来看,培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以及大卫生(大健康/全健康)人才迫在眉睫。国内外也有多位知名专家指出,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型病毒疫情,需要更多跨学科研究、新型防疫专家。

以复旦大学为例,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涉足领域广泛的优势,筹备建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 中心以上海医学院为依托,包括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哲学学院、大数据研究院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开展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同时以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和复旦大学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等为实践基地,进行理论验证和应用研究。

中心还可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等开展国际间比较研究,同步对接国际平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中国故事,发挥国际智库作用,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是逐步建成上海(2021年)、长三角(2022年)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2024年)。希望通过这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造就适应全领域、具备多种岗位胜任力的精英,真正将“健康融入万策”。(顾泳)

【责编:倪珺】
原标题:【解放访谈】吴凡:应时代之需,培养“全健康”公共卫生人才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