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暮春时节,走进浙江金华开发区汤溪镇九峰茶园,连绵3600亩的茶园依山就势此起彼伏,三三两两的采茶工人散布其间,正使用采茶机采摘春茶,一派秀美茶园盛景在群山间徐徐铺展。
“我看中了这片茶山的价值,这里坡度适宜、茶垄平整,可以充分发挥乘坐式采茶机的功能,采茶效率比一般的采茶机更高。”绍兴人吕聪的家族做了20多年的茶叶生意,在绍兴、江西等地都承包了茶园,开办了茶叶加工厂。去年10月,他又承包了九峰茶园的1200多亩茶山,还计划将茶叶加工生产线迁至汤溪。
“我们采取‘机械+人工’双轨采摘模式。”吕聪介绍,茶园一年可采收四五季茶叶,除明前茶坚持人工采摘,用于高端产业产品研发外,其余季节均采用机械化采收,目前,茶园日产量可达15-20吨。
与此同时,汤溪镇节义村党支部书记邵文杰也一直在探索村集体产业发展的破局之路。虽地处偏远,缺乏工业基础,但毗邻九峰牧场、寺平古村等景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充足的劳动力,加之乡村振兴政策的有力扶持,让节义村拥有了独特的发展潜力。
节义村拥有土地、人力优势,与吕聪的茶叶深加工技术与市场销售实现互补,双方以资源要素整合为纽带,达成了合作意向。依托乡村振兴扶持项目投资建设的1900平方米厂房,双方共同创办悠悠茶叶厂,村集体以土地、厂房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转型。
如今,走进位于节义村的悠悠茶叶厂,数名工人忙着将刚从九峰茶园里新鲜采摘下来的茶叶进行摊凉,待水分蒸发后,再由工人打包、装车,由采云间茶业统一收购。
“村上有产业,我们也跟着受益。”当地村民刘素梅乐得合不拢嘴。原本在其他村上打零工的她,得知村里办起了茶叶厂,便回到了村里,成为茶厂的第一批员工。“在家门口赚钱,还能兼顾家庭,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解秋英深有同感。像她俩这样的村民,茶叶厂已吸纳了十余人,主要负责茶叶摊晾、打包、装车以及茶园除草、修枝等田间管理等工作,让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预计每月可赚取4500-6000元报酬。
“茶园每年可采收多季,我们前期采摘的茶叶已经用于新口味研发,还进行专业品评和市场调研,希望打造一款属于汤溪本土的茶叶品牌。这一季春茶接近尾声,我们打算用于精加工生产抹茶等茶叶衍生品,让九峰茶园飘出两种茶香。之后的夏茶还会进行粗加工,远销国外。”邵文杰说。
随着烘干、精制等设备陆续入驻,节义村也将构建从种植、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预计今年茶叶厂产值将突破1500万元,助力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在邵文杰的规划中,一幅“共富蓝图”徐徐展开:依托茶园、茶厂、古村资源,打造集茶叶采摘、炒制体验、茶文化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盘活闲置竹林资源,筹建毛竹制品加工厂;引入来料加工项目,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我们希望能让产业串珠成链,全面开花,让更多村民端稳‘就业碗’,吃上‘产业饭’。”邵文杰说。从茶山到茶厂,从单打独斗到村企共建,节义村以茶为媒,力争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沈桦、胡雅心;本稿图据金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