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金轩、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10月28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在杭州举行新闻发布会,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浙江)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将于11月7日至13日在金华市举办。
活动以“民心相通文化互鉴合作共赢”为主题,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八大行动”为主线,探讨政府间合作、贸易促进、产能合作、跨境电商发展、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自贸区建设和影视文化发展等当前中非合作热点内容。
浙江和非洲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对非合作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度重视拓展对非关系,双方高层交流往来频繁,双边领导互访为推进浙非交往走实走深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推动浙非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培训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浙江作为外贸大省,2020年对非贸易达2357.0亿元,占全国对非洲贸易总额的18.2%,其中对非出口2010.8亿元,占全国对非出口总额的25.4%。非洲是浙江省对外承包工程第二大市场(居亚洲后)。2020年全省对非中方直接投资项目29个,金额4.77亿美元,同比增长9.06%,形成了以批发零售业、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并向农业、医药、安防、电商、文化、教育、旅游等新领域拓展。浙江主要承担着国家对非援助培训任务,是全国各省(市、区)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最多、承担援外培训项目最多、培训人次最多的省份,为浙非乃至中非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在文化交流方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南非合办了非洲首个中医类孔子学院,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在国内非洲研究智库中走在前列。杭州、宁波、温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高校也纷纷开展对非职教培训,助力非洲能力建设。
近年来,金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往来,充分发挥全球轻工、日用小商品生产和国际采购方面的优势地位,不断扩大中非双边贸易,中非经贸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2021中国(浙江)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期间,还将举行“中非跨境电商论坛”,此举旨在为助力“数字丝路”建设,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发展,打造中非跨境电商交流合作平台,培养适应全球数字经济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该论坛以“把握数字时代新机遇,共创中非经贸新格局”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跨境电商著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业界精英和青年学者共同探索中非跨境电商“浙江方案”。届时,来自联合国、商务部、国家口岸管理办、教育部电子商务教指委、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北科大学、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阿里巴巴、eBay、敦煌网、Lazada、Kilimall、Jumia等约150人参与线下活动。
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商学院作为“中非跨境电商论坛”的承办方,在跨境电商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获得了跨境电商领域目前唯一一门国家级“金课”,组织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跨境电商系列公益培训,建设了全国最大在线用户规模的跨境电商系列实训平台,出版了全国最全的跨境电商系列教材。相关跨境电商教学科研成果赋能院校超2000家,受益学生超15万名,实现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据介绍,2021中国(浙江)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活动为期一周,将采取“线上+线下”“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展示展销”“金华市区主会场+东阳横店文化影视活动+义乌展览会”的形式举办。聚焦文化交流、商贸合作、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领域,将举办1场开幕式、7场重要论坛会议、2场经贸对接活动、6场文化交流活动,4场展览展示。
本次活动将聚焦经贸文化合作,突出共商共建共享,切实发挥平台作用,积极服务与非洲国家的政策沟通和贸易畅通,为与会各方创造更多合作机会。一系列重大特色项目将在活动中签约,如金华市政府将与中国路桥等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外还有中国—索马里国际供应链金融合作、横店影视走进非洲等。
与往年活动相比,今年活动参会人员规格高,活动内容更具特色,也更突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