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开展村务监督
中国发展网 20多年前,浙江金华武义县后陈村为破解村务管理不透明问题,成立了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以村务公开重塑信任纽带。20年来,“后陈经验”不断深化完善并迅速在全省全国推广,“后陈经验”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
浙江移动积极从“后陈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成了基层网格党建工作模式、党员亲情网格、网格监督员、“党员i”系列服务等一系列创新实践。而在“后陈经验”发源地金华,这一源自基层治理的智慧结晶,在金华移动的实践中,正勾勒出数字时代基层治理的崭新图景。
构建内部监督“立体网络”
“后陈经验”的发端,源于群众对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解决路径探索,其通过“村务全公开”推动基层权力规范运行。基层民主的实践,绝不能“有形式无实质”,因此“后陈经验”特别强调“权力全监督”。
一线网格作为移动公司的基层经营单元,自2022年起,公司便在基层网格设置网格监督员,建立网格廉洁风险清单,明确关键环节的禁止性规定,推行“阳光网格”公示制度,定期公开业务数据、费用使用情况,实现网格监督“有形式有实质”。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基层监督从被动防控到主动赋能的转变,在工程领域建设,公司建设数字监理调度中心,实时监控材料进场、施工工艺、人员资质等关键节点,自动核验施工数据。在财务领域,公司构建“业财一体化”监督平台,通过财务数据融合应用中心识别风险预警,打通差旅报账、市内出行等关键数据,部署差旅费管理机器人自动触发短信提醒,同步建立费用管理风险矩阵,审批效率提升近50%。
打造“源头智治”数字平台
20年来,“后陈经验”不断迭代升级:从最初的质朴简易到如今的规范权威,从单一的财务监督拓展至全面监督,从自发自治走向民主法治。这一演变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更在数字化浪潮中催生新范式——通过权力规则化、规则数字化、数字智能化,构建全过程监督体系。
金华移动在数字乡村升级计划行动中以此为鉴,打造数字乡村治理平台,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智能化支撑。
在武义泉东村,5G+物联网+大数据构建“未来乡村驾驶舱”,三维GIS地图实时呈现九大治理场景,村务公开模块让革命老区项目预算、施工方信息透明可见;永康龙山镇智慧治理平台则通过高空瞭望镜头与环保部门联动,10分钟处理河道污物,实现“监督问题发现-派单-处置”全链条数字化。这种“数字智治”让监督从“人工跑腿”跃升为“系统触达”,群众通过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即可查看工程进度、提交监督意见,真正实现“阳光村务”24小时在线。
深化“多元共治”实践探索
“后陈经验”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以群众参与为核心,推动治理从“干部主导”转向“多元共治”,让更多的居民从“旁观的你”变成“行动的我”,构建起了广泛参与、多方协同的治理共同体。
金华移动积极将这一理念融入实践,通过“党员i家”品牌联动社区、乡村成立“基层治理联盟”,组织一批批身穿“红马甲”的服务突击队,或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巷,或活跃在人潮涌动的活动现场,书写一个个暖心服务故事。在磐安,中药材元胡又到了成熟采收的季节。为帮助药农抢抓农时,金华移动组织志愿者们迅速加入采挖元胡的队伍之中,他们跟着药农学习采挖技巧、辨别元胡品质,并通过5G直播,向五湖四海的朋友介绍磐安道地中药材,帮助当地药农增收致富。在海拔600余米的金华婺城箬阳乡高山茶园,金华移动志愿者与茶农们一起顶着烈日采摘春茶,开展高山网络巡检与网络优化,并向茶农们普及5G直播销售、5G智慧农业等新技术。
从内部监督的闭环落地,到数字平台的智治升级,再到多元共治的民心凝聚,金华移动对“后陈经验”的实践,既守住了“权力受约束、群众能监督”的核心,又注入了数字化、服务化的时代活力。这不仅是基层治理智慧的延续,更展现了公司在“后陈经验”治理现代化中的创新担当,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金移轩、王健)
联合茶农开展5G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