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直播间

浙江武义:学生暑期新实践,探秘垃圾“变形记”

2025-08-04 15:55     中国发展网

微信截图_20250803104806

中国发展网讯 “你知道吗?我们武义每天大概产生500吨垃圾,我们丢弃的垃圾,并不是它们的终点,经过神奇的‘重生改造’,它们又能成为城市的‘资源宝藏’!”这个暑假,浙江金华武义熟溪小学二(7)晨阳中队的队员们,带着对“垃圾去哪儿了”的满满好奇,走进武义县垃圾处置厂——武义某环保能源公司,开展了一场生态探秘之旅,亲眼见证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解锁绿色循环的奥秘。

垃圾的“奇幻旅行”

“原来垃圾桶里的垃圾,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才能‘变身’呀!”刚走进处置厂大厅,墙上就详细罗列了垃圾处置的流程以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大家了解了厨余垃圾的一路“旅程”:垃圾首先由专用垃圾运输车运输到这里,从卸料口进入到垃圾储坑,再通过液压抓斗将垃圾堆起来,经过5-7天的沥水发酵后,进行焚烧。垃圾沥水发酵过程中的垃圾水,通过一个个收集口,汇聚到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到工艺冷却水回用水标准后回用……我们每天丢掉的垃圾,在这里正悄悄完成“从废物到资源”的华丽转身。

中控室里的“智慧大脑”

大家来到中央控制室,这里就像垃圾处理厂的“智慧大脑”,大屏幕上各种数据和画面实时跳动,操作员盯着屏幕,轻轻点击鼠标,就能根据垃圾的热值波动调节燃烧情况。

“叔叔,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呀?”“这是在确保垃圾焚烧得又干净又高效,还能转化成电能哦!”工作人员的讲解让队员们恍然大悟:原来垃圾不仅能被“消灭”,还能变成照亮千家万户的清洁能源。太神奇了!垃圾居然还是‘隐形的能量宝’!

小手共筑绿色梦

最后,大家现场参观了垃圾处置的过程。“这些机器好厉害!把垃圾分这么清楚!”队员们趴在观察窗前,看着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写满了惊叹。大家分享起自己的发现:“如果我们不正确的垃圾分类,就增加了机器的负担,会让机器‘生病’。”“以后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类,帮垃圾找对‘家’!”

垃圾的“变形记”,是大自然的循环魔法,更是人类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智慧。保护环境不是口号,是我们每天都能做的小事——分类垃圾、节约粮食,就是在给地球妈妈‘减负’。

带队老师表示,这趟“环保探秘”之行,让大家读懂了“绿色”的意义,让我们一起从分类垃圾做起,做地球的“小守护者”,让武义的天更蓝、水更清,共筑属于我们的绿色新生态。(沈桦、涂颖、吴舍彬;本稿图片由武义熟小提供)

微信截图_20250803104752

微信截图_20250803104837

微信截图_20250803104857

微信截图_20250803104823

微信截图_20250803105524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