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直播间

浙江金华:攻坚克难,电网建设保障迎峰度夏安全可靠供电

2025-07-14 14:3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截图_2025071217291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满湖送出工程相关试验合格!”“清渭送出工程相关试验合格!”6月26日,随着试验人员汇报结束,该两项送出工程顺利投运,标志着国网金华供电公司按既定目标高效完成2025年迎峰度夏电网阶段性建设任务。

进入6月份,随着气温持续攀升,金华地区用电量随之增长。截至6月25日,金华地区全社会用电量本月累计45.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3%,全年累计276.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3%。用电量高速增长的背后凝聚了金华电网建设者的奋斗汗水。2025年,金华电网全年计划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开工251.1公里、投产592.26公里,变电开工234万千伏安、投产376万千伏安。

微信截图_20250712174502

工程投产攻坚,织密电网保障网络

5月22日,全国首个全模块化超高压变电站——潘村50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运,为浙中电网迎峰度夏注入强劲动力。潘村变全装配建设大幅提升了变电站施工效率,土建建设周期缩短至7个月,较同规模变电站缩减30%,现场高空和交叉作业量减少60%,同时大幅减少建设过程中扬尘、噪音和建筑垃圾,为安全绿色开展超高压变电站工程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6月14日,金华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能源建设工程,是全省重点“绿保稳”项目之一,也是国网浙江电力2025年“三燃一核”等大电源配套送出首个投产的重点工程。该工程经受跨越G60沪昆高速、金建铁路、2条220千伏带电线路的“三重考验”,成功实现“零事故、零误差”跨越,有效施工周期仅为6个月,较普遍工期压缩三分之一,在“三燃机送出”工程中实现工期最短、投产最早。

此外,风凌、融源、欣埠等光伏发电项目送出工程按期投运,有力解决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难题,显著提升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支持农光互补模式落地,实现土地复合利用,既推动光伏发电又兼顾农业生产。

这些工程不仅是电力保障的“硬支撑”,更是绿色转型的“加速器”。潘村变及送出工程投运后,将与丹溪变、吴宁变合环运行,为特高压电力馈入浙中电网提供重要输电通道,成为金义新区的主供电源,助力金义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燃机送出工程投运后将实现促进金华地区燃气发电等清洁能源的高效接入和消纳,有效缓解高峰负荷压力,实现金华地区能源结构优化。

微信截图_20250712174511

政企联动聚力,创新机制提速增效

电网建设非独舞,而是政企携手的交响乐。在傅村镇溪口村,在500千伏潘村变的落地面临选址变更的情况下,公司快速启动应急机制,联动金东区政府启动“一站式”服务,资规、农业农村等多部门24小时响应,于2024年1月顺利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党支部+专班”机制成为破题关键,临时党支部带领镇村干部挨家挨户讲解政策,同步解决余洪岭水库灌溉管道改造、村民自来水升压等民生问题,将政策处理周期压缩至常规项目的三分之一。

“电网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政策处理是工程推进的‘生命线’。”婺城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吕小波表示。在金华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中,属地配合负责人蒋嵘带领的攻坚专班,以“白+黑”现场办公破解38基杆塔政策处理难题,最终该工程政策处理仅用时一个半月,以精准的政策处理、高效的协同攻坚,为电网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220千伏南郊变110千伏送出工程中,为优化城市景观、减少土地占用,将金星南街段架空线改为地下电缆敷设。通过启动“三轮次专项协调会”,以“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模式逐项攻坚,为工程建设打通资金“堵点”,推动南郊送出线路顺利投产,为中央创新区、新能源汽车小镇等区块输送可靠电力。

在机制创新层面,公司构建的“1539”工作体系正发挥实效。“月计划、周调度、日管控”确保筱溪变提前2个月投产;“两个前期”专题培训让项目审批周期平均缩短20天;安全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中,220千伏武阳变应急演练模拟人身伤亡处置,将响应时间压缩至12分钟。

微信截图_20250712174518

匠心锻造队伍,实战锻造基建铁军

“44面开关柜、5个GIS间隔、29面保护屏柜、2台主变安装零误差,二次电缆敷设10000米无返工。”在110千伏篁园变实训现场,新员工通过“立体化实训场景”完成从理论到实操的蜕变。公司将基建现场作为“实战课堂”,在送变电公司实训战区构建涵盖线路架设、设备调试的全流程实训体系,6期培训让142名新员工掌握GIS间隔安装等12项核心技能。

骨干队伍的“多能化”培养同样亮眼。设计院电气所主任骆阳在满湖变项目中,一周内完成全站复杂电缆敷设方案,现场踏勘37次优化支架定位。公司劳模蔡成立担任篁园变项目总指挥,24小时驻守现场,连夜修复隧道通信隐患。建设部组织的8期专项培训覆盖350人次,内容从“林地审批”合规到安全技能实操,使项目管理人员建管能力达标率提升至100%。

外包队伍的“同质化”管理形成特色。设计院将外协人员纳入质量管理体系,驻点人员与自有员工同步参加“午间课堂”,技术主设变更率从25%降至10%。施工队伍实行“先培训后准入”,《分包安全奖惩制度》明确28项考核指标,标杆班组创建使施工工艺优良率提升至98%。

从篁园变的“自主建设示范”到潘村变的“模块化创新”,金华电网建设者正以“工匠之心”书写保电答卷,在浙中大地勾勒出一张“安全可靠、绿色智慧”的供电网络。随着迎峰度夏关键期到来,这些投产工程将化作千万盏灯火的坚实保障,让每一度电都成为城市发展的“动能密码”。(沈桦、姜爽、杨学君;图据国网金华融媒)

微信截图_20250712174531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