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直播间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生深入丽水探访浙西南“小三线工程建设”记忆

2021-08-03 10:3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图片_20210731150216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何欣雨、邱葆昀、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参与小三线建设和支边一样,都是为了祖国献青春,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儿孙。”浙江省丽水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朱玉康这样说道:那一辈三线人,怀着坚定的信念,在最艰难时世中,实现最浪漫的梦想——最好的青春献给最好的事业。

7月28日,在了解到丽水市政府机关留有大量珍贵资源之后,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麦正锋、邓斯怡两位老师以及8名学生组成了“三线精神传薪火,四史学习任先锋”实践调研团,在来到丽水市政府寻访调研。

丽水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朱玉康、编辑王鹏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并组织举办了丽水市政协浙西南“小三线”建设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双方就厂址选择、职工来源和企业对当地带来的影响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中,朱玉康强调了小三线工程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将其归纳为胸怀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扎根山区的奉献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谈到小三线建设工程的伊始,朱玉康说:“建设三线工程的工人们舍小家为大家,一声令下就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条件恶劣,没有公路,翻山越岭一身泥泞才到达厂址。”他指出,小三线工人有着无比强烈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能在“山区的山区”,建起厂房,艰苦奋斗,精进着生产技术,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年华。

当天的座谈会上,朱玉康还受邀担任浙江财经大学团队社会实践校外导师,该校经济学院麦正锋老师为其颁发了聘书。

随后,为了厘清“小三线工程建设”的发展脉络,实践团队还走访了丽水市图书馆及当地党史办档案馆。同学们查阅着当年的文史资料,对丽水市小三线工程的发展历史作了梳理与补充,深化了对小三线厂建设意义的理解。

“这次实践中,我认识到,强大祖国的背后一直有着一群默默奉献的小三线工程建设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老一辈的三线精神,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参访的同学表示,寻访小三线建设的路线,回望那段红光闪耀的历史,深入“四史”学习,初心使命在每位实践团队成员的心底扎根。

微信图片_20210731150216

微信图片_202107311502162

微信图片_202107311502161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