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直播间

陈永亮:进一步提升上海养老服务水平

2021-01-23 10:1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增进福祉、温暖民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失的一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上海应如何顺势而为、主动作为,让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不竭生机和活力?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金外滩集团董事长陈永亮在2021年上海市政协会议上建议,从提高床位利用效率、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平衡区域养老需求三方面做好工作,进一步提升上海养老服务水平。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市户籍老年人口数量为518.12万,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25%,正快速逼近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日本(26%)。即便市政府近年提出了“9073”的养老服务模式,也仅有约3%的老年人口能享受到机构养老服务,绝大部分老年人仍依靠居家养老,提升上海养老服务水平任重道远。

目前,上海老年护理型床位与养老床位分别由卫健委及民政局各自管理。相关意愿性调查发现,上海多数能力完好、轻度失能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只有中度、重度失能以及高龄老人才是机构养老、护理的重点对象,导致护理型床位及养老床位实际服务人群有较高的重叠率。

陈永亮建议,打通两类床位的归口壁垒,统一由一个部门进行管理;或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允许护理型床位与养老床位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换。

上海当下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的居家上门、社区日托、社区全托等服务,无论是从覆盖度还是专业度来看,均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尤其对于高龄、独居、失能和半失能老年群体。而专业养老机构往往出于人力资源配置成本等因素,不愿意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陈永亮建议,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辐射半径,结合“互联网护理+嵌入式养老”的理念,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助餐、助浴、助购、助行等多种服务,使老年人在家就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可及的养老机构服务。

根据去年“60加研究院”发布的《上海市养老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20》,上海39.15%的养老机构分布在人口集中的“浦西七区”。虽然上海市中心地区的养老机构收费普遍高于周边行政区,“浦西七区”的养老床位紧张程度却远高于周边各区,入住率大都超过80%。而崇明区、奉贤区、青浦区、松江区等偏离市中心的区域的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水平相对较低,平均入住率均不足70%。

如何解决养老床位供需不平衡?陈永亮建议,对于在郊区养老机构获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应提高其享受的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引导部分中心城区老年人向郊区养老机构分流。同时,加大对郊区医疗设施、交通等公共配套的投入,鼓励在郊区发展中高端养老、个性养老,吸引老年人入住郊区养老机构。同时,要出台相关奖励和补贴政策,鼓励养老机构连锁化经营,实现不同区域的床位流通互换,让老年人“换床位如换宾馆”。例如,住在郊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节假日时可以通过费用补差,换到位于中心城区同一品牌的养老机构短住两个月;住在中心城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春暖花开之际可以交换到郊区床位,便于踏青郊游。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