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科家在做客“2020上海民生访谈”时透露,2020年度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去年的53万元调高至55万元,个人账户资金7月1日计入到位。
此外,他透露,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研究,促成“核酸检测纳入医保”落实落地。
个人账户资金7月1日计入到位
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医保部门仍然在科学测算医保基金承受力,维护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努力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20年起,本市职工医保年度的起始时间从4月1日调整至7月1日。2020年7月1日0时起,本市职工医保将进入2020医保年度(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将从53万元提高到55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按规定继续报销80%。
2020医保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也将于7月1日计入。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按本人实际缴费金额全额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也划入一部分至个人账户,其划入标准不作调整,按照2019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因为2019医保年度延长3个月,对应的今年4月-6月期间应计入的个人账户资金,也将一并于7月1日补计至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
此外,为不增加参保人员的医疗费负担,2020年医保年度的职工医保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9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有关医保年度转换的具体问题和相关标准,可以拨打医保咨询服务热线962218。
11家医疗机构网诊有医保了
国家医保局6月19日发布了各地将核酸检测等项目纳入医保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在综合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需要、本地区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程序将针对新冠病毒开展的核酸、抗体检测项目和相关耗材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并同步确定支付条件。
这一政策何时能在上海落地?夏科家回应,国家发布相关通知后,市医保局正在紧锣密鼓抓紧研究。该工作还需进一步细化,围绕相关问题,加强协商沟通,尽快通过相关程序在上海落地。
2月21日,上海市医保局联合市卫健委下发了通知,将定点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常见病慢性病的参保患者提供的复诊服务试行纳入医保范围。截至6月5日,本市中山、华山、瑞金、仁济、市六、儿童、皮肤病、龙华、岳阳、徐中心、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1家医疗机构已经正式开通了互联网诊疗服务,并且实现了医保在线实时结算。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本市11家医院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且实现在线医保结算,已实现医保在线实时结算超过1.57万人次,涉及总费用227万元。
《就医记录册》将实现电子化
上周,医疗费报销“一件事”已经率先上线,这也是全市14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中首个上线的。这一服务上线后惠及的人群非常广泛: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依托“一网通办”的统一物流体系传递报销资料,使群众办理医疗费报销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 甚至“零跑动”,该项便民举措预计每年惠及申请报销群众30万人次;办理门诊大病事项登记实现减少申报材料3项,通过定点医疗机构直接上传,使群众办理大病登记实现“无感登记”,该项便民举措预计惠及每年办理群众56万人次;医疗救助对象经基本医保费用报销后的救助金给付将实现“无缝衔接”,在办理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后,对医疗救助对象自动给予医疗救助。
医疗费报销“一件事”上线已经满一周,目前运行平稳。接下来,医保部门还将通过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进一步优化医保支付流程,探索《就医记录册》电子化等措施,进一步减少本市参保人员就诊时携带的材料。
同时,医保部门在确保参保人信息安全、医保数据安全、医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随申码”服务功能,实现深度应用与数据赋能——
一是明确将“随申办”Ap p作为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在本市的重要推广渠道之一。医保部门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具体技术方案,本市参保居民即可通过登录“随申办”Ap p等渠道,申领和激活自己的医保电子凭证,今后就可以在开通本项服务的医疗机构以电子凭证就诊,实现医保卡的脱卡支付。下一步,医保部门将进一步拓宽“随申码”应用场景,积极实现“随申码”与“医保电子凭证”有效衔接。
二是对医保信息化系统及时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了医保“五期接口”开发工作,并协助相关医疗机构做好院内系统改造对接,该系统可以全面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医保结算,更好地支撑医保电子凭证与“随申码”有效融合,极大地方便患者就医结算。
此外,医保部门将尝试以在线支付、无感支付等更加便捷的方式,实现医保费用支付,进一步提升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