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世博地区文旅商体展融合成效显著 前九月接待人次突破800万

2025-10-31 19:05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近日,世博地区文旅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世博地区各大文化场馆共举办活动439场,累计接待游客与观众近804万人次,活动场次与参与规模均实现显著增长。全区呈现出业态融合深化、消费场景多元、品牌效应凸显的良好发展态势,已成为上海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多元业态齐头并进,激活区域消费新引擎

报告显示,世博地区通过深度整合文化、旅游、商业、体育与展览资源,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现象级消费场景。

演艺市场繁荣活跃,精品驻场演出成为“强磁石”。 1-9月,世博地区共举办各类演出260场,参与人次超418万。其中,大型演唱会达111场,成为吸引跨区域客流的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上海宋城《千古情》、申园《满庭芳》等特色驻场演出共计上演超635场,精品演艺内容持续释放文化吸引力。仅“双节”期间,上海宋城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营收超1500万元,同比增长22%。

市场活动与主题市集活力迸发,打造城市消费新热点。 前滩公园创新采用“花展+商圈+公共空间”联动模式,在24天内吸引422万人次,拉动周边商圈营业额达5686万元,同比增长38%。梅奔中心打造的“市集+IP+可持续生活”模式,集结40余家品牌,吸引众多市民参与。此外,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功举办,不仅实现了巨额意向采购与签约,更首创“AI+文旅”融合体验区,以科技赋能消费升级。

体育赛事与“谷子经济”拓展消费新边界。 体育赛事为区域注入了新动能,如“东体之星”青少年挑战赛联动商场推出“观赛消费券”,有效带动了商业客流。久事国际马术中心的马文化周则让专业运动走向大众。同时,以《明日方舟》“音律联觉”、ComicQuest同人交流会等为代表的二次元活动异常火爆,8万张门票秒空、人均消费超3000元等现象,彰显了垂直领域强大的消费潜力。

“超链体”商业新模式,构建城市社交新场域。 定位为“城市社交治愈场”的世博天地,通过构建骑行、商旅、粉丝三大友好运营体系,有效链接周边资源,工作日客流超3万、周末超5万,成为激活区域文旅消费活力的重要一环。

深化融合创新,打造世博文旅新名片

为持续推动“文旅商体展”高质量融合发展,世博管理局表示,将遵循“市场主导、统筹协调、特色引领、创新驱动”的原则,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强化资源整合与IP塑造。 近期评选出的“2025世博十大文旅IP”,涵盖了文化展览、艺术展演、体育赛事等多个维度,将进一步强化世博“时尚、艺术、精品”的标签。正在进行的“前滩BETTER生活节”将举办5大主题共78项、超100场精彩活动。

创新“票根经济”模式。 推出“畅游世博·趣生活”文旅卡与“EXPO PASS”海宝世博文旅卡,将《上海千古情》演出、罗丹艺术中心展览、申园夜游及酒店、餐饮优惠等多重权益打包,实现“一卡在手,畅游世博”,为游客提供高性价比的一站式体验。

打造特色主题线路。 精心设计了5大“轻度假·微旅行”主题打卡路线,串联起区域内22个特色点位和40余个商业点位,引导游客深度探索世博。

提升数字化体验。 “云游世博”平台即将正式上线,实现“线上云逛展、线下享服务”的联动。平台将利用大数据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游览满意度。

未来,世博地区将继续通过跨部门协同合作,打破行业壁垒,并加强在新兴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创新融合的世博新形象。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