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落地虹桥

2025-10-29 17:18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倪珺 记者鲍筱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将脑机接口列入要前瞻布局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作为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的前沿领域,脑机接口正从实验室快步走向应用场景,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上海率先行动,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全方位布局脑机接口产业。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孔福安在活动上致辞。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孔福安在活动上致辞。

10月28日,在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链接者”系列沙龙第一期——“脑机智汇”上,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孔福安透露,虹桥作为“链接”枢纽,已布局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正构建“大科创”生态,打造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海外贸易中心三大平台,并携手国际专业服务机构,为脑机接口产业的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闵行区委书记陆方舟在活动上致辞。

闵行区委书记陆方舟在活动上致辞。

闵行区委书记陆方舟立足区域实际,介绍了三方面发展路径:一是构建“一核一圈一网”产业集聚区。二是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依托高校与重点实验室,推动脑机接口、神经科学、底层算法等领域的突破。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围绕“创新研发—临床转化—孵化加速”全流程,系统构建“产学研用资”融合生态。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在活动上致辞。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在活动上致辞。

在区域实践的基础上,上海也从全市层面统筹布局,多维度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进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介绍了三项重点举措: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与体系化布局。二是全力推进标志性创新产品研发。三是建设国内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在活动上致辞。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在活动上致辞。

产业的加速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有力赋能。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分享了公司构建的五大生态矩阵:一是基金矩阵,汇聚全层级、全周期资本,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二是科创策源矩阵,联动大院、大所、大企、大家、大赛,构建创新生态。三是产业矩阵,聚焦三大产业与未来产业,今年的投资规模预计超550亿元。四是投资人矩阵,汇聚百家基金与千人团队,促进科技、产业、资本高水平良性循环。五是投后赋能与研究矩阵,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

上海市科委前沿交叉处副处长王卓曜现场解读《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

上海市科委前沿交叉处副处长王卓曜现场解读《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

今年1月,《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正式对外发布。“方案的重点是以医疗场景为核心,以战略产品为导向,重点推进侵入式、半侵入式的产品落地,同时鼓励非侵入式产品的发展。我们希望在2030年脑机接口未来产业能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也希望做到百亿甚至千亿的水平。”上海市科委前沿交叉处副处长王卓曜表示。

微信图片_20251029162751_910_226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活动现场,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重大战略项目投资、重点产业培育与发展、国际化功能提升等领域开展深度协同,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脑机接口等先导及未来产业,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脑机接口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前沿,其中医疗领域成为最具活力的应用场景。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副所长胡晟现场解读《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检验及标准化》。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副所长胡晟现场解读《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检验及标准化》。

如果说技术是产业的“引擎”,那么政策与规则就是确保其行稳致远的“方向盘”。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副所长胡晟在解读《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检验及标准化》时指出,当前该领域医疗器械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检验能力和标准规范相对滞后。该院通过制定个性化测试方案,在现有法规框架内为不同技术特点的产品找到合适的验证路径。自去年初以来,已服务约61批次脑机接口相关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前检验检测。

瑞金医院脑机接口及神经调控中心主任孙伯民在活动上发言。

瑞金医院脑机接口及神经调控中心主任孙伯民在活动上发言。

在政策的有力护航下,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步转化为惠及民众的临床价值。瑞金医院脑机接口及神经调控中心主任孙伯民系统介绍了团队在脑疾病脑机接口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其研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装置,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抑郁症上显示出明显效果。团队还积极研发非侵入式、可居家穿戴的脑机接口技术,为患者提供治疗新方向。

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吴劲松在活动上发言。

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吴劲松在活动上发言。

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吴劲松指出,尽管当前精准外科体系已将脑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三倍至15%,致瘫率与失语率下降超90%,仍有约10%的患者面临术后功能障碍的挑战。他的团队正致力于推进脑机接口在运动重建与语言合成方面的临床应用,现场用视频讲解患者如何通过脑电信号控制光标移动。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在活动上发言。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在活动上发言。

“脑机接口的未来发展依赖于‘科学创新策源’与‘临床需求牵引’的双轮驱动。”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介绍,复旦大学已整合校内资源,与临港集团合作共建科创转化中心,构建从概念验证到临床转化的完整生态链,共同迈向万亿级产业蓝图。

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上海)秘书长张显明在活动上发言。

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上海)秘书长张显明在活动上发言。

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上海)秘书长张显明表示,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建设新型转化医学平台,集成CNAS认证体系等关键能力,构建起公共平台与技术体系相融合的复杂科研系统,为脑机接口等前沿创新提供系统性支撑。

从平台构建到生态培育,各方力量正积极布局、持续探索,共同推动脑机接口这一未来产业迈向系统化、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耀强系统介绍了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蓝图。上海明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冰在现场欣喜宣布,其团队刚刚完成全球首例兼具复杂图形加颜色的视觉重建IIT实验。灵犀云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宇翔分享了基于脑机大模型的精准诊疗创新实践。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骁健现场展示公司“薄膜电极”方案如何在癫痫与脑肿瘤手术中,精准定位病灶与绘制关键功能区图谱,在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作总结发言。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作总结发言。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作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脑机智汇”生态沙龙展现了产业赛道的“热度”,政策解读的“高度”、临床对接的“精度”、技术策源的“深度”、资本赋能的“力度”与合规指导的“尺度”。公司将持续通过精准的科创策源、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资本接力、全方位赋能的科创生态等战略举措,坚定做好科创企业成长路上的“陪跑者”和“赋能者”,助力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轮谈会”环节,嘉宾聚焦“前沿技术策源”“临床转化应用”“政策合规普惠”“产融生态赋能”,在观点的交流与资源的对接中,开拓更广阔的产业协作空间。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