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外场草坪将连续两日上演“众有引力”创作者嘉年华。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在“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上海通过打造“众声成乐”的创意生态,持续强化“世界会客厅”的文化辐射力。9月19日,第二届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在杨浦大创智公共服务平台启幕。为期两天的大会汇聚优质作者、内容平台等多重力量,共同探讨网络视听产业的未来路径。
本次大会不仅是行业的聚会,更是城市与创作者的双向赋能。网络视听创作正在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形成“线上传播—线下落地—再度线上扩散”的循环。随着越来越多创作者在上海落地生根,网络视听产业不断释放强烈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达走向世界。
“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在轻松活泼的“开放麦”环节,脱口秀演员何广智以《上海,我的灵感房东》为题,讲述他在上海获得的创作灵感。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环境下,观众是会支持那些用心创作的创作者,是会支持那些用心打磨出来的作品。”B站百大UP主小透明明TM分享了在流量时代坚守艺术家创作初心的故事,真切表达了创作者的成长心路。
活动现场发布的《2025年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白皮书》同样引人瞩目。报告指出,用户正在从追求即时刺激转向“长观看”“慢体验”,知识类、纪录片类等深度内容的价值凸显;创作者需要通过系列化、IP化的方式沉淀资产;平台也需要从流量分发系统升级为“文化资产操作系统”,通过版权保护、商业扶持和人才培训,把创作者的想象力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资本。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杨浦片区。
近年来,上海通过大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多元形式,为创作者群体提供全链条支持。黄浦和杨浦两区将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集聚区,持续以政策扶持、公共空间与商业场景的开放姿态,为创作者打通创意与产业、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际的多重通道。
作为上海创新浓度最高、人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上海杨浦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大学+大厂”特色优势,数字经济厚积成势。2024年,杨浦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占比超30%,营收占比超60%。区内集聚抖音、美团、B站、小红书等数字经济企业8300余家。2024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超3200亿元,占全市总量五分之一。
今年7月,杨浦在线文娱产业再添新载体“V聚场”,集办公、培训、直播等功能于一体,为创作者提供创新创意创作的舞台。开业两个月来,V聚场已吸引21家优质主体入驻,包括G僧东等13家头部“大V”工作室以及8家MCN机构。
本届大会奏出一场属于创作者的交响,展示了网络视听文化创意的无限可能,也为产业描绘了更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蓝图。随着2025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正式启动,9月20日的“聚光篇”将会延续大会热度,激荡更多创作者多元思考的声音,汇聚为上海城市文化奔腾不息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