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全力推动农机智慧化发展迈入新阶段,成功中标奉贤区奉联无人农场项目,合同金额550万元。项目作为上海无人农场2.0版本标杆工程,预计建设3756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覆盖耕、种、管、收全环节,通过集数据采集、智能决策、精准执行为一体的全流程无人化生产模式,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筑牢通信技术底座,赋能智慧农业
上海电信依托自身通信技术领域优势,以“5G+视联网网络”为核心,构建了一套高速、稳定、低延时通信链路,为无人农场的智能化运营提供了坚实基础。该通信链路有效保障无人机巡检、视频监控等实时数据传输,实现指令响应零延迟与高清影像回传;同时,通过建设北斗卫星基站,为无人农机提供厘米级精准定位服务,有效解决传统农机在复杂农田环境中作业精度不足的问题。该技术在提升农机的作业效率之余,大幅降低因定位偏差导致的重复作业或漏作业现象,为无人农场的精准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
创新AI技术应用,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
上海电信首次将AI大模型技术引入上海地区的智慧农业实践,集成种植指导、农事建议、农技普及、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农机使用指导五大模块。AI大模型通过学习历史种植数据、气象资料、土壤墒情等信息,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动态生成最优种植方案,并根据作物生长阶段提供精准的农事建议,有效农业智能化水平,预计减少人工投入30%以上,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15%-20%,每亩油耗降低15%,提升管理效率超30%。
构建物联感知体系,精准采集全域数据
为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全方位监测,上海电信在项目中部署了智慧农业物联网采集终端,含农机设备无人驾驶改造、整合多光谱无人机、近地气象站、智能虫情报警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构建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时采集土壤墒情、作物长势、气象数据等指标形成农场“数字孪生”底座,为AI大模型决策提供全维度数据支撑。该系统经实测,使水稻亩均产增产8.6%,年增收55.5万元。
深化能力延伸应用,实现模式创新突破
项目采用的“电信通信网络+AI大模型+数字平台”三位一体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整合先进的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与无人化,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其核心优势在于可快速适应不同农业场景的需求,如水产养殖、设施园艺等领域,带动农业物联网、智慧农技服务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进一步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上海电信将始终牢记央企责任,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要求,持续深化"5G+AI+物联网"技术融合创新,重点推进区块链溯源、农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应用,打造更智能的农业生产体系;同时加快模式推广,将标准化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辐射至长三角及全国,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将联合产学研各方构建智慧农业创新联盟,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形成技术、模式、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切实履行央企责任,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