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上海高端装备擎“高”铸“链”,竞逐全球产业新高地

2025-03-26 11:10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高端装备是大国重器的核心承载。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大飞机、船舶海工双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城市,上海锚定“高端产业引领”定位,构建以智能制造装备、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专用装备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高端装备高端制造版图的重要一极。从C919翱翔天际到“新海鲨”深海拓疆,从全球最大LNG运输船批量交付到大型邮轮的首航运营,上海书写了高端装备自主创新与全球化突围的“上海范式”,为支撑制造强国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规模加速迈向万亿级,细分领域全国领先

“十四五”以来,上海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年,上海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1.1万亿,其中制造产值规模约6969.5亿元,同比增加1.48%,并形成能源装备(1900.7亿元),智能制造装备(1543.5亿元)、专用装备(1983.2亿元)、重大装备4个千亿级核心产业集群。核电装备制造产值150亿元,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全长三角造”工业机器人整体性能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个型号“全长三角造”机器人整体国产化率达到94%,累计销售超过5000台,为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新三样行业提供有力支撑。港机装备占比约全国30%。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连续10年保持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第一。

2023年,上海民用航空产业规模达到550亿元,且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C919订单目前已经超过1000架;商业火箭2025年将形成年产50发、卫星形成年产600颗的研制能力;船舶与海工装备自“十四五”以来进入高景气阶段,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产值达到1200亿元,大型LNG船年交付10艘,创国内记录。

领军企业实力雄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国之重器”的摇篮,上海高端装备产业以C919大飞机、超大型LNG运输船、F级重型燃气轮机等里程碑式突破,持续攀登全球产业链价值高峰,彰显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

航空航天装备领域,上海作为国产大飞机的总装基地,拥有中国商飞、中航机载、航发商发等领军企业,是大飞机产业链的核心集聚区,截至2024年12月底,C919已累计交付16架,C909已累计交付157架;低空航空器方面,峰飞航空、御风未来、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分别在生产许可、型号审定、结构下线及评审环节取得关键进展。商业航天方面,航天八院抓总研制的重复使用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完成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中车艾森迪、振华重工、中交疏浚、中交上航局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凸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新海鲨”首次在中东地区开展项目施工;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深入4102.8米海底,成功取回深海多金属结壳与结核;中车艾森迪完成我国首个海缆应急保障船舶项目中深海铺设及维修挖沟机器人、铺设犁和布缆机的海试交付;704所自主研制的深海采矿关键核心装备——我国首台套深水重载布放回收绞车,在深海试验区成功实施“开拓二号”布放回收全流程作业;由中船集团下属WinGD研发、中船动力建造的WinGD全球首制大功率甲醇双燃料低速机顺利通过型式认可试验(TAT)。

高端能源装备领域,拥有上海电气、正泰电气、中国电气装备、中国重燃等重点企业。2024年,国产自研首台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临港当年实现总装下线、首次成功点火、简单循环满负荷三大突破。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实现18-20MW级风储荷网机组、16MW级海上风电低频机组实现全球首台下线,超低温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完成,将实现北极圈首次应用,实现世界级突破。能量奇点在临港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和一号”核电示范工程1号机组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智能制造装备领域,自仪院、上海机床厂、拓璞、智邦、费勉等重点企业带动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领域明珠产品实现创新突破,中大型坐标镗铣加工中心、“5+”轴米级口径立式超精密机床、大型随动数控曲轴磨床、1000吨高精度惯性摩擦焊装备、精密单晶铸造炉等一批战略性基础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智能科学与工业显微成像设备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突破可见光物理极限,大幅提升成像分辨率、成像速度。化合物界面超高真空装备突破了器件表面原子级无损处理和薄膜沉积工艺,支撑半导体器件的原子级无损制备。100MN标准测力机,贯通超大力传感器全国产化最后一公里,在超大力测量领域实现全球第一。

高端专用装备领域,微创的创领心律医疗PLATINIUM系列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ICD;联影共有23款产品获得NMPA注册证获批上市,其中包括业界全球首创一体化CT环形直线加速器uLinac HalosTx;经济型的新一代1.5TMR系列产品保持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微创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全球累计订单突破50台,稳居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品牌市占率第一,作为亚洲第一且目前唯一获得CE认证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已获得20台海外订单。研制全球核电第一吊,世界首创。港口AGV实现核心元件国产化替代。氢燃料轮胎吊填补了氢能源电池应用在港机行业的空白,实现了设备的零碳排放。

产业集聚不断增强,产业创新生态逐步完善

上海高端装备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已经在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主要以浦东、宝山、松江为主要集聚区,其中宝山机器人产业园、浦东张江机器人谷、金谷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康桥机器人示范基地等产业园聚集了众多机器人、智能汽车终端、智能家居头部企业。航空装备产业集群,主要以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闵行机载系统产业园、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三大产业园为集聚地。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目前以崇明长兴海洋装备园、临港海洋创新园为核心集聚区,其中临港是上海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中心。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主要以闵行、松江为核心聚集区,其中闵行主导发展千亿级“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为加快建设世界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上海全力构建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实施了一批产业制度创新,民用航空、北斗、船舶海工、商业航天、核电产业、低空经济等三年行动计划、大飞机产业链支持政策等相继出台,行业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强化;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SNEC光伏大会、中国商飞供应商大会、中国航发商发供应商大会、上海国际商用航空航天产业展览会、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等高能级展会活动,积极打造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发展平台。

面向“十五五”,上海将进一步强化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生态建设,加快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海工船舶、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