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远香湖。
江南书局。
嘉定图书馆。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 缪晓琴
闲暇的一天,你会如何度过?是去家附近的亲水绿肺晨练后,坐在草地上与树梢的鸟儿一起发呆?还是到荷香环绕的景观书屋读一本书、品一杯清茗,度过充满诗意的午后?抑或与友人相约大剧院,享受文化洗礼甚至即兴客串一把?在上海嘉定新城核心区,产城融合的实践不仅体现在高端产业的崛起,更在于为人们营造了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
世间千殊,相映成趣。打造公共文化示范之城,是嘉定新城建设发展的重要愿景之一。历经二十载耕耘,嘉定新城核心区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产城融合持续推进。围绕“四个著名”“四个先行”规划目标和工作要求,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宜居宜业的城市特质不断展现,获得了一系列国际级、国家级荣誉奖项。
就在今年10月,第19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暨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盛典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远香湖中央活动区绿色生态专业规划》项目从400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球可持续发展最高奖项之一——“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入围奖。
生态与活力交融共振
从功能定位而言,嘉定新城既有放眼全球的高端产业,也有诗意栖居的惬意生活。如果说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嘉定的历史,代表着嘉定底蕴深厚的昨日,嘉宝智慧湾未来城市实践区以科创代表嘉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那么远香湖中央活动区就是嘉定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当下的写照。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嘉定新城规划建设贯彻“人民城市”的发展理念,发挥沪宁发展轴上的枢纽节点优势,加快打造具有独特教化人文魅力和创新策源能力、辐射服务长三角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打造辐射长三角的“城市会客厅”。
顾名思义,“城市会客厅”就是要担当一座城市的品牌符号和形象窗口的职能。因此,它需要浓缩城市的精神与文化,提炼城市的精华与灵魂,认知城市的过去和未来,成为展现城市文化、彰显城市底蕴、凝聚城市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远香湖中央活动区位于嘉定新城核心区,作为嘉定新城“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示范样板区之一,整体定位为嘉定新城高质量发展核心和城市形象集中展示中心。如何以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实现“城市会客厅”文化精神与艺术气息、生态活力的交融与共振?
建设20年来,新城核心区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构建了“一环、一核、两轴、多点”水绿交融的生态网络系统,综合绿化率达40%,形成“千米一湖、百米一林、河湖相串,荷香满城”的盎然景象。
坚持生态优先,嘉定新城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调色盘,第一笔就是“绿”。深植本土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本底与丰沛水系资源,远香湖中央活动区匠心勾勒现代绿色城市蓝图,亮点频出,令人过目难忘。
从空中鸟瞰,远香湖中央活动区项目整体形成“一心两轴、井字塑骨”的总体结构。“一心”为远香湖景观核心,依托远香湖落实高等级特色文化功能,形成文化体验、生态友好的远香湖核心区域。“两轴”分别是紫气东来景观轴、熏风南至活力轴。紫气东来景观轴为区域性生态廊道,兼顾公共服务与生态景观功能;熏风南至活力轴为公共活力轴线,功能上为复合研发、商办及人才公寓等高混合功能的活力街区,空间上强调收放有度、地标引领的城市形象打造。“井”字结构包括白银路城市功能带、双丁路城市功能带、赵泾生态景观带以及横沥生态景观带。
城郊野湖荡,水田林路村。水岸文化是嘉定绕不开、抹不去的乡愁。千百年来,嘉定曾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丰沛的水资源供给,成为闻名长三角的四方辐辏之地。每一段水岸都展示着嘉定独有的文化气韵和自然特征,滨水空间的不断更迭,也记录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
在发展过程中,嘉定区注重延续水脉、强化人工湿地空间的营造、自然湿地空间的保护,彰显了嘉定“沪派江南”特色风貌,成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空间。如今,嘉定新城的滨水空间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功能,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也是迈入新时代后激发人们创造创新灵感的不竭源泉。
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远香湖是嘉定新城的核心景观,是上海西部最大的人工湖,有荷香潭、绿竹池等17个湖泊交相串联,湖中有岛,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新城之中。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远香湖公园作为一个文化艺术结合的综合性生态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活动空间和场所。
远香湖是嘉定新城脉动的绿色宝藏,大水面公园集聚周边功能与人气,公园水面岸线大多采用了丰富的湿地化景观处理手法,包括芦苇丛、荷塘、浅塘、木栈道等。通过营造人工湿地,既在城市中为生物提供了生态家园,也为周边功能开发提供了高品质公共游憩空间。
日月轮转,四季更迭,远香湖畔风光旖旎、变幻万千,仿佛一件件律动的“多巴胺”彩衣。
春日生机似火,碧波荡漾,映照着蓝天白云。千米秀林击鼓催征,嘉定新城蹄疾步稳行进在干事创业的和煦暖风里,展露高品质未来之城的壮美英姿。
夏季是一幅五彩斑斓的水彩画,绿树红花更是一曲万物齐奏的交响乐。放慢脚步,饱览荷花绽放,啜吸淡淡香气,聆听鸟鸣啾啾,让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放松。
秋叶铺就金色的浪漫,晕染了红色的盎然。漫步其中,抓住橙红橘绿的瞬间,迎来落叶飞舞,每片蜿蜒婆娑的叶脉里都藏着动人的故事。
冬天水面波光粼粼,浅滩仍有芦苇随风轻摇。可以去环湖彩色健身步道上散散步,顺便邀请三五好友一起去保利大剧院,看一场世界级水准的音乐剧。
山丘、沙坑、秋千……远香湖儿童乐园是一年四季都有绝美风景线的游玩基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
文化与设施相得益彰
伴随着文化环的逐步成型,嘉定远香湖畔正在从一片自然湖泊蜕变成“城市会客厅”。漫步远香湖畔,一个个景点如串珠般闪耀,远香文化环无疑是镶嵌其间最闪亮的珠链。整个文化环项目围绕远香湖展开,串联起文化、艺术和生活的多重体验。
环湖步道两侧,分布着“碟坞”“树之间”“湖之弧”“竹林雅筑”等10个极具设计感的建筑小品,它们散落在远香湖畔,“大珠小珠落玉盘”。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时尚,在这里交汇、交融、交响,点缀着自然景观,也为市民提供了多样的打卡体验和活动空间。
其中,江南书局、远香文化源驿站、乔山健康文化中心等地标性文化空间目前已顺利启用,混知知识馆、湖畔画廊、蜡像馆、景德镇红叶国瓷文化馆等优质文化项目正加快建设,一批彰显传统文化、人文魅力、创新时尚的标志性示范项目将陆续落地。
嘉定古称“疁城”。江南书局·疁城之瞳形象亦如其名,如一位智者缓睁灵眸,远眺保利大剧院如梦似幻之夜景,静观湖面之波光潋滟,见证着嘉定日新月异的发展。晚间,它又化为城市文化脉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新晋文化打卡点,江南书局和水中倒影呼应,既是书店,也是一处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文化空间。书局的室外是名为“近悦园”的江南园林景观,运用青石泉水、菖蒲紫薇等园林元素,让人们时而漫步书海,时而穿行于园林。错落有致的绿植环绕其间,市民凭栏品茗,享受阅读的雅致。
走进室内,层次分明的三重景观引领人们走进知识的海洋,感受文字间流淌的江南韵味与深邃智慧。远景可将远香湖全景尽收室内,中景铺设“锦池”,近景则以参天巨树为中轴,让游客和读者在树影婆娑下品尝美味的饮品、蛋糕。与书本交相辉映的还有多个非遗文创设计作品展区,在推广嘉定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更是为读者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
在远香湖北岸,远香文化源驿站与江南书局·疁城之瞳遥相对望。其建筑面积481.9平方米,由嘉定新城公司自主建设。装修风格采用古今结合的手法,以古典建筑的形式,结合现代工艺材料打造而成,文艺感十足。
“日常健身后来这里点上一杯咖啡,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想想都特别惬意!”远香文化源驿站为周边居民、观光休闲等人群提供休闲、文创展示、便利售卖、亲子休憩等功能。市民们或倚窗而坐,看湖面微风轻拂碧波微漾;或聚集在书架之间,品天井中藤蔓绕梁的盎然绿意,听着悦耳的音乐,与家人朋友交谈。驿站不仅是新城居民触手可及的文化家园,更是一处承载着中央活动区文化想象力与城市温度的松弛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驿站中还展陈着上海尺寸最大的一本“书”——由雅昌艺术中心制作的“艺术大书”——《嘉定印象》。居民也可以戴上VR设备以虚拟装扮化身中国戏曲数字人,移步另一展厅欣赏活化非遗、韩天衡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的精品。
在健身器材上挥洒汗水,在知识馆聆听健康科普讲座,在星空屋沉浸式感受全球美景……乔山健康文化中心建筑面积515平方米,是一处集健康科技展示、健康文化交流、健康餐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高品质现代生活空间,旨在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新体验。
结合市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美好需求,乔山健康文化中心发挥自身优势,将自然景观与运动文化、健康文化相契合,打造运动健康文化传播地,各类主题赛事组织地、群众健身运动打卡地和健身器材全球品牌展示馆、运动健康文化体验馆。外围的亲水野营帐篷、屋顶的时尚露台,也时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的市民。
作为在嘉定区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本土文化企业,上海混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打造混知知识馆,用时尚配色打造远香湖“珠链”中明快又和谐的一颗“彩珠”。混知知识馆建成后将以面向湖的落地窗阶梯式观景空间,提供混知微书店、亲子草坪、半小时漫画长桌等,为市民提供喝咖啡小憩以及参与读书学习活动的场所,进一步打开“城市会客厅”的文化边界。
现实与梦想碰撞交织
嘉定新城是沪宁发展轴上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畅达的交通网络,是打通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关键链接通道之一。2023年,上海轨交11号线和苏州轨交11号线实现贯通运营。目前,嘉定正在加快轨交嘉闵线建设,积极推动轨交嘉闵线北延伸、14号线西延伸等重大交通项目落地,并谋划推进安亭枢纽建设,进一步畅通嘉定新城与上海中心城区、长三角兄弟城市的轨道交通联络,率先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
自规划建设以来,嘉定新城始终保持人口流入增长态势和对各类人才的磁吸力。截至2023年底,嘉定新城常住人口67.4万人,已完成“十四五”规划人口数的96.3%。同时,嘉定拥有一支数量充足、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区各类人才规模总量已超过37万人,国家级和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位居上海市前列。
同时,嘉定新城也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早在1958年,嘉定就被命名为上海的科学卫星城,“十四五”以来,以嘉定新城为核心,嘉定形成以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上海光机所、上海微系统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科学院嘉定产业化基地等为主的“11所2中心3基地”,以及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7所高校在内的战略科技力量格局。
在这片逐梦热土上,无数青年怀揣着梦想而来,在城市的活力与包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而嘉定,也正以青春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那些投身创新创业的人们来说,这片土地既是事业发展的沃土,也是生活梦想的栖息地。
根据《嘉定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嘉定新城立足打通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链接通道,构建“一核一枢纽、两轴四片区”的规划新格局。其中的“一核”,就是嘉定新城核心区:以远香湖中央活动区为核心,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导向,以打造国家智慧交通先导实验区为引擎,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总部园建设,打造新城“智核中心”。
打造绿色诗意居住空间,是嘉定新城献给市民的“生活彩蛋”,在规划设计之初就明确将远香湖中央活动区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星级绿色生态城区,以刚柔并济的绿色生态指标体系为基础,形成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规划方案,并制定落实闭环管理的规划保障体系。
作为嘉定新城重点样板示范区之一,远香湖中央活动区通过绿色生态规划将绿色、低碳、生态、韧性、智慧等理念融入城区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同时,结合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和绿色技术成本增量,明确了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规划建设目标和适宜绿色低碳技术措施。
清洁能源系统布局“润物细无声”。中央活动区规模化推进可再生能源,新建商业、研发办公、文化、住宅建筑屋顶安装光伏面积比例不低于30%,学校建筑不低于50%,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核心区活力谷范围内合理布局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探索绿色投融资模式。区域级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犹如“绿色大脑”,集成建筑能耗监测和市政设施能耗管理,实现智慧城市能源精细化管理。
高质量、高标准的绿色建筑集群拔节生长。中央活动区新建建筑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其中大型公建全部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总建筑面积达到246万平方米。
每一滴雨水、河水,都是滋养城市“绿肺”的宝贵资源。中央活动区新建地块通过合理设置蓄水池、蓄水模块实现雨水收集回用,同时沿石岗门塘公园、赵泾等主要河道水系设置取水口,净化处理后回用于周边绿化浇灌和道路浇洒,可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5%以上。
在交通网络规划方面,中央活动区除了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外,还构筑环湖特色绿道、Z字轴特色步道、自行车步行共享道等舒适慢行网络体系,建设滨水绿道长度18千米,形成环境宜人的环湖慢行生活区。以“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为目标,嘉定新城实施白银路智慧道路改造、裕民南路智慧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打造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示范带。
当今世界正进入转型新时期,城市面向生态化、人文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独具文化魅力的远香湖中央活动区,不仅为长三角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想象力,也为市民构筑起一幅可居、可游、可赏的美好生活画卷。
(本版图片均由嘉定新城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