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清除这一“堵点”后 浦东医药产业又添发展“快车道”

2024-11-15 10:3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侃琦|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缪晓琴

营业执照上删除的一段文字看似只有“V指之宽”,却将为推动国际先进技术完成本地化应用提供关键的“一臂之力”。11月14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服务中心,首批6家符合条件的医疗领域外商投资企业完成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并在现场取得了新的营业执照。

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三部委9月7日联合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后,浦东新区在上海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经委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协同推动下,仅用2个月就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实现了这项医疗领域开放试点的首次落地。

此次完成经营范围变更的默克检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芳拓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星奕昂 (上海)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欧陆检测有限公司6家企业中,5家位于张江,1家位于外高桥。另有2家企业明确将在张江自贸区范围内新设外资企业,开展细胞和基因治疗业务。

而它们所伫立的热土,正以改革的浪潮冲刷出崭新的传奇。浦东新区不仅是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承载区,在优先布局细胞和基因产业上,更是起步早,基底厚,势头强劲。从细胞和基因产业集聚度看,浦东现有相关上下游企业120多家,上下游有效协同,配套支撑体系完善,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从产业科研及创新实力衡量,浦东企业现有临床研发管线国内占比近1/3,已有3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在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之前由于负面清单限制,外商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均带有“除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限制提示,曾一度影响了中国本土企业基因治疗项目的外部融资渠道,而开展细胞和基因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工作让这一“堵点”得到了疏通,为整个行业带来深远且持续的影响。

扩大引进外资,将促进我国医疗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作为参与此次开放试点工作的首家全球TOP30制药企业,默克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检测服务生物医药运营亚太区负责人陶菊红表示,增添和拓展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让默克能够在上海自贸区更好地参与前沿生物技术的创新,更好地服务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对CAR-T等高端医疗、生物药的研发和检测需求。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以技术进行再融资非常重要。试点“松绑”后,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将更容易引入外资“活水”,加码创新。星奕昂 (上海)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iPSC衍生的CAR-NK高端技术,是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企业总裁执行助理陈莉表示,在从并跑向领跑冲刺关键阶段,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松绑将帮助中国相关企业引进大量外资以及人才、技术等外部资源,实现多管线并行推进。

以医学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健康,就是筑牢民生福祉之本、国家建设之基。本次医疗领域的开放试点,既是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自主开放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以开放为各国企业提供发展新机遇的实际行动。下一步,上海市商务委将与卫生健康、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依法积极参与试点,并指导试点地区加强服务保障,确保试点取得实效。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