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多元支付机制成为“金名片” 上海去年国谈创新药采购攀升7成

2024-03-04 13:5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医疗机构“敢进”,参保群众“敢用”,创新医药“敢研”,上海持续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在3月1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科家介绍,上海去年医疗机构采购国谈创新药金额108亿元,同比增长73.1%,正逐步显现对全国的示范效应。

医保既是群众看病钱的守护者,也是药品和医疗器械最重要的支付方。去年7月出台的《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九个方面28条措施,通过推进完善创新药械的后端支付机制,稳定前端产业预期。

《若干措施》发布以来实施效果如何?夏科家表示,上海市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细化完善“施工图”,加强部门联动协同,加快各项措施落地,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携手对上海“新优药械”目录内产品实现全覆盖,创新药械入院更加畅通,全市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医保商保数据“协同合作,共建共享”,为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今年1月,上海市医保局与市数据局、上海保交所联合正式启动“上海市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商业保险)”,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规范流程、形成机制,面向商业保险开放脱敏后的医保数据,已为多款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进行大数据测算。

一码“通赔”“快赔”“直赔”,让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效率迅速提升。去年9月起,上海在“随申办-保险码”保险理赔专区开通“一码通赔”功能,多家保险公司的商保产品实现“快赔”。26家市级医院与61家保险机构实现高端险“直赔”。

半年来,上海鼓励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氛围日益浓厚。例如,在“随申办-保险码”专区内,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累计已达12款,近期还将有9款产品上线;生物医药人体临床试验责任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后,已服务上海医药企业195家、项目1124个,提供风险保障72.4亿元。

不限年龄、不限健康状况,2023年“沪惠保”投保人数630万人,继续保持全国同类产品投保人数最多。不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沪惠保”还将适宜纳入的上海“新优药械”目录产品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适应症扩展至国内获批最新范围,创新特药种类达38种。去年8月起,又在“快赔”基础上实现“主动赔”,平均理赔时间2.3天,快赔率达75%。

在《若干措施》推动下,上海创新药械进入临床应用“驶入快车道”。新版国家药品目录中,上海研发、生产、引进的创新药新增38个,占比居全国前列。为促进创新药械入院,上海市医保局进一步畅通创新药械入院机制,并进一步优化创新药械入院考核机制。医保额度对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械重点倾斜,医疗器械挂网流程不断简化以来,新增可另收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1.07万个分类编码,涉及目录333条。

创新药械上市每快一步,就能让更多患者及时获益。上海持续加大医保支付力度,在医保支付对创新药械予以倾斜,进一步拓展创新药销售渠道。去年10月,上海将60种医用耗材新增纳入本市医保支付范围。在2023版DRG支付分组方案中,对新技术新项目单独成组17组,涉及病例4.5万例,单列支付金额5亿元。去年7月起,将定点零售药店全部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接入医保电子处方平台,创新药在全市2000家定点零售药店均可销售。截至2月28日,上海已有774家定点药店进行了线上医保结算。

下一步,上海市医保局将继续加强部门联动协同,从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两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本市对创新药械的多元支付机制不断完善,共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把医保数据开放共享打造成为上海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企业在上海投资发展的一张“名片”。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