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莘庄工业区,华西路、颛兴路旁,一片开阔的土地上,一辆辆工程机械车正紧张忙碌着。在这里,全球制药巨头莫德纳在中国首个药厂“美德纳中国研发生产总部”项目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占地270亩,总投资36亿元,这是截至目前全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资额最大的标杆性外资项目。业内人士把莫德纳称作“生物医药界的特斯拉”,认为其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迭代升级效应,将不亚于特斯拉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提振作用。
更引人注意的是,从7月5日美国莫德纳公司与上海市经信委、闵行区政府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10月8日土地摘牌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战略签约到拿地开工,仅用3个多月,再一次刷新了重点项目落地的上海速度,甚至比特斯拉用时还少1个多月。这是如何做到的?
关键4天
对于美国莫德纳项目,闵行已经“盯”了三年。
今年4月1日,莫德纳集团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班塞尔一行首次来沪,开启为期4天的投资考察活动。而在此之前,他们甚至还没确定是否在上海投资。这4天,成了关键。
“4月2日下午,当我们陪着班塞尔先生来到莘庄工业区,站到一栋8层厂房顶楼上,俯瞰那一片洒满阳光的地块时,我看到他的眼睛亮了。当时,我就觉得‘有戏’。”
闵行区投促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几天,他们对标梳理并带看了近10个地块,每个点位都会提前“踩点”多次,尽可能在细节上做到最优,“没有到地块上看地,而是站到高楼上俯瞰,这也是我们精心设计的。在现场,莘庄工业区还特别绘制了英文版地图,把地块周边的外资企业、上市企业都特别标注出来,包括地铁站点、公交站点等”。
班塞尔通过顾问告诉大家,这块地深深吸引了他,这里不仅距离市中心近,而且四四方方,十分规整,旁边还有莫德纳的上游原料企业——兆维科技,他要在此建莫德纳全球最大工厂。据了解,原本,莫德纳计划要拿的研发生产地块大约100亩,但看完这270亩的地块之后,他们决定“全要了”。
而这块地的由来,也充分证明了“超前谋划”的重要性。近年来,莘庄工业区跨前布局生物医药产业链,并针对低效产业用地开展梳理排摸,明确提质增效潜力地块分布和名录。这270亩土地,原是一家企业的节余用地,工业区此前已与业主方进行多轮谈判,探索出节余土地分割收回的创新操作路径。被莫德纳一眼相中后,地块的收储流程加快。提前谋划盘活节余的产业用地,为承载莫德纳这样的重大项目提供了空间。
所以说,这关键4天,工夫不仅在于4天,更多得益于“准备在前”。今年3月,早在班塞尔一行访沪前,闵行就围绕莫德纳项目建立了“专班”工作机制,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分管副区长为第一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园区都是专班成员,下设综合协调组、政策研究组、服务保障组等。工作专班成立后,多次专题研究制定专业化落地方案,梳理出了莫德纳项目负面清单、产品准入审批、规划环保等方面问题事项,明确问题解决路径,为莫德纳投资决策和后续落地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4月3日,班塞尔一行到闵行博物馆考察时,那里正在举办“马王堆文物精品展”,招商人员秒变“展览讲解员”,对整个动线、每个展品进行全英文讲解,让嘉宾们对中国文化赞叹不已。当得知这位“95后”的姑娘并非专业讲解员时,班塞尔先生惊讶不已:“哇,太不可思议了!”
这些细节,既展现了上海和闵行形象,又凸显了专业化团队的项目服务能力,给项目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一步助推了项目落地闵行的信心和决心。
不断挑战工作极限
10月8日,项目完成土地摘牌。这一天,作为工作专班里负责收发莫德纳方邮件的2名工作人员之一,莘庄工业区招商引资部的“95后”小伙吴蔚杰终于可以度假去了。
七月以来,他一直紧盯着这个项目,不断推迟休假。因为时差的缘故,他经常需要在夜间收发美方邮件,且都争取在2小时内回复。两个月时间里,通过邮件往来,工作专班回复解答了美方需求事项45个,最快30分钟内完成闭环处理。
时间就是这么“抢”出来的。据介绍,当时,莫德纳在中国尚未设立一支专门对接团队,而上海公司总负责人、顾问、法务、总代理、环评公司等全都相对独立,呈扁平化,莘庄工业区从用户角度出发,与项目方实施联合办公,明确“一名专业人员对接全部诉求”,一口受理,高效流转。同时,对于莫德纳提出的诉求,莘庄工业区创建了“即时对接、2小时响应、4小时落实”的工作机制;为了减少时差影响,工作人员轮班24小时在岗待命,全力保障落地速度。
土地成功摘牌,小吴可以休假了,闵行规资局的团队仍在奋战,加班到了深夜。这一天,出现了各种曲折,为了能在24小时内签订土地合同、上传办理“土地规划许可证”,他们实施“零时差办公”,最终,在与美方一次又一次的沟通确认后,代理公司成功获得授权,赶在12点前成功盖章。
项目还创建了“辅导+预审+审批”方案征询工作机制。在项目方案正式审批前,专班就提前召集14家委办局举行了2次“联合预评审会”。第一次预审会上,各部门分别告知设计准则和负面清单,明确哪些不能做,让项目设计方少走弯路,尽可能一次成功;一周后,是第二次预审会,各部门对成形方案进行递交前的预审,指出需要修改、细化、补充的地方……两次预审后,项目方案上传系统,3个工作日内,就收到了所有部门的回复。如此,从方案征询到审批完成,仅历时3周,为缩短项目整体落地时间作出有力保障。
倒排时间表,也是项目的特色做法之一。每周六,闵行区领导都会组织召开专班会,根据倒排的时间节点,各成员单位汇报一周最新进展,是否按节点完成任务,并针对遇到的具体难题,由专班进行协调解决。
此次莫德纳在中国首次建厂,创造了生物医药界的“特斯拉”速度,还离不开市区联动,各部门跨前一步。其中,市经信委、市药监局等市级部门与闵行区多次陪同企业前往北京拜访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中心等单位,并同步推动辅导与预审环节,确保各审批环节无缝接力,帮助企业加快相关审批流程。特别是莫德纳注册核名方面,在市市场监管局关心指导下,争取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的工作支持。
从一个企业,到一个行业
莫德纳落地闵行的生产研发项目,将覆盖从药物物质到药物及个体化新抗原生产全链条,从而带动中国mRNA(信使核糖核酸)整体产业链的提升,推动产业上下游发展,并将其全球化经验带到中国,促进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标准走向国际化。
在闵行看来,莫德纳的落地不仅仅是成功引进了一个重大项目,更是引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圈。近年来,闵行区通过“3+X”的生物医药总体布局,已成为上海生物医药先导产业发展版图上的重要增长极。截至今年7月,闵行区共有生物医药企业6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高新技术企业186家,产业营收规模超500亿元,基因领域优质企业集聚度国内领先。
如何承接好莫德纳项目的辐射带动?闵行区正在产业培育方面积极营造优质成长生态,努力在空间规划、产业政策、人才科研和市场准入等环节提供有效支撑。
比如,在空间规划上,闵行区结合全区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产业规划,提出以莫德纳项目为中心,就近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领先的核酸产业品牌。而莘庄工业区也为未来发展预留出了空间,除了已储备研发用地约150亩,未来还将收储约700亩低效用地,并梳理盘活工业厂房及楼宇约20万平方米。园区将优先把莫德纳项目地块周边土地资源倾斜给优质上下游企业,促进链条企业的集聚。
在产业政策方面,闵行正筹划出台相应创新鼓励政策,并逐步探索、细化相关的政策指导,使mRNA产业链在闵行发展有更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方向指引。
在科研人才方面,闵行则将加大包括mRNA在内的生物医药高端人才的引进,并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结合项目的落地达产,该区将加强与区域内高校、医院、兽研所、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等相关机构的横向合作,更好地赋能mRNA产业链发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闵行区对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深入摸排,梳理出mRNA模板、原液、制剂三大板块的产业上下游企业共99家,除去已经落地闵行的7家企业,对其他企业按注册资本、融资情况、成立时间等进行分类,并已开展走访工作。
而莘庄工业区则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为今后吸引培育更多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正积极落实人才保障住房、搭建创新创业产学研平台、引入垂直孵化器资源、鼓励大企业开放共享实验室等,后续还将设立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形成共通共融的产业发展生态。
闵行区领导表示,莫德纳作为全球mRNA三巨头之一,已从一家推进信使核糖核酸(mRNA)领域项目的研究型公司转变为一家拥有多样化疫苗和治疗药物临床组合的企业,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排名第18位。莫德纳落地闵行,既符合国家的整体战略部署,也为闵行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以及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巩固注入了新的力量。(黄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