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打造创新“核爆点”,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勇当科创主力军。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浦东新区瞄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集中推出了多项举措。2月3日,上海浦东新区举办了科创策源重点平台启动仪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区合作正式启动,新一批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授牌,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等一系列科创策源重点平台启动。
活动现场,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区合作项目,联合基金构建国家、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级合作机制,从2023年起,每年三方共投入1.2亿元、持续5年,通过地方资金的加入。今年1月国自然基金委发布的联合基金指南中,浦东有1项集成项目和11项重点项目被采纳,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关键领域,涉及金额近4000万元,约占全市1/3。进一步争取国家投入支持,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
在创新加速阶段,浦东深化推进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促进区域创新生态进一步走向高质量发展。仪式上,中移尚研科技创新中心、关键战略与前沿新材料开放创新中心、华大半导体汽车电子芯片开放创新中心、费斯托AX创新中心等18家GOI正式授牌,推动GOI总量达到65家。
过去一年,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持续焕发生命力,各行业领军企业踊跃加入,全年新增GOI 31家,总量达65家。一批GOI落成开业,一批GOI跨界合作。各个GOI与生态合作伙伴携手并进,累计赋能中小企业超2200家,其中1000余家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引进新注册企业超过300家,举办各类赋能活动超800场,参与企业1.4万家。
近年来,浦东全力推进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打造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落地,支持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在浦东设立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今天,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上海流程制造工业软件研究院、上海创药孵化器、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先进超声技术研究所、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张江开放式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上海)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等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点平台共同落地浦东,涉及量子科技、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创新药研发、工业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是开展量子科研的重要载体。仪式上,浦东新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签署协议,基于合作共进、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建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基地,高水平人才聚集高地以及量子创新技术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