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博中心展区,中国电信展现了云网融合人工智能助力城市治理、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与最新成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当公共算力服务像“自来水”一样普惠便捷,全社会都能享受城市数字化的发展红利。9月1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博中心展区,中国电信展台深度聚焦“云网注智,赋能城市”,通过案例、视频、动态管理平台,用4个板块展现了云网融合人工智能助力城市治理、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与最新成果。
“AI新基建”优质公共算力造福人民
“十四五”期间,中国电信全力加快AI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16.3EFLOPS算力设施、20000+种AI场景算法并建设相适应的算力网络。目前,中国电信已启动上海临港、青浦两大新型AI算力中心建设工作,为上海公众和政企提供全方位综合智能信息服务,全面助力城市数字化、经济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
中国电信还成立数字智能科技分公司,推动大数据和AI核心能力建设提速,打造万级AI算法舱,打造多场景、多应用、可复制的标准产品和平台,持续提升大数据和AI研发创新和运营能力;在上海成立智能算力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助力打造新型算力生态体系。通过算力分发网络、算网随愿调度,相关领域的政企客户能够随时获得普惠便捷的公共算力服务,享受到“东数西算”带来的数字发展红利。
“AI城市”全面推动城市数字治理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征程中,中国电信积极担当主力军,参与全国31个省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立足智慧城运、智慧防疫、智慧园区、双碳等行业方向的深入研究,中国电信在全国打造了众多智慧标杆城运平台,涵盖社区、园区、工地、水务卫监等20多个垂直行业智能应用。先后完成的防汛防台、高空瞭望火灾识别、高空抛物、垃圾滞留、电瓶车进电梯、消防占道等众多智能化场景处置,为基层工作者减负,为政府管理效能赋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电信彰显央企担当,发挥天翼云底座、AI中台等能力优势,通过扫码行为AI识别、口罩识别等算法,实现快速核验通行,保障城市运行稳定。在上海的超6000个核酸采样点,中国电信提供视频AI监控与人流实时统计,实现公众错峰采样,助力疫情后城市发展。
“AI生活”缔造新型美丽家园
以生活轨迹为动线,从街道、社区至家庭,中国电信率先整合升级数字化AI生活服务能力,提供乡村平台、视频监控、便捷支付、便民普惠、家庭生态等智慧生活服务。助力实现人民群众愿景中的美好生活,缔造新型美丽家园。
中国电信积极贯彻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城市助老服务,创新推出“一亭一号一网”的全场景数字化适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基于公话亭打造新一代的城市新型基础信息设施,依托“114”人工服务平台打造上海适老助弱的数字语音门户,依托上海在线提供永不断线的全场景普惠公共服务,将老年人居家安全、健康、起居、出行、娱乐等需求与翼支付、小翼管家相结合,打造契合市民行为习惯的省心服务模式,缩小“数字鸿沟”。
“产业AI”重塑各类经济业态
在金融领域数字化建设中,中国电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造高效智能、安全隐私、去中心化的金融可信基建新底座,促进数据安全融合、提升数据使用价值,为上层各类金融智慧化应用赋能。以金融风控业务为突破口,依托电信核心骨干网资源优势,发挥AI+大数据、AI+视觉等作用,帮助金融机构有效实施风险管控,降本、提质、增效。
在工业领域数字化建设中,中国电信发挥5G全连接能力优势,以工业视觉场景为突破口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搭建AI工业视觉开放平台,打造视觉产品及能力,提供生产、引入、开放及运营管理功能。平台结合5G定制网、天翼云,聚焦工业视觉数据汇聚、数据治理、5G+MEC边缘管理和智能AI引擎,为客户提供云网一体的端到端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电信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云网融合为基础发挥云网融合优势,不断拓展AI智能、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5G生态,带来更智能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