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新冠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无论科研还是实践都不断证明,全民接种疫苗、常态化核酸检测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办法。目前,上海全市正咬紧牙关、乘势而上,同步抓好降新增和防反弹两大重中之重。近期,一系列便捷的常态化健康防护服务让许多市民感到“贴心”,直呼“真方便”。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威胁更大。上海各区积极采取兼顾安全和便利的创新服务,加快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保护。为方便老年人接种,不少“无疫小区”专门设置流动接种点、安排上门接种,有些还推出“点对点”专车接送服务。
“我们按照‘能接尽接’‘愿接尽接’的原则,充分尊重老年人意愿,同时加大宣传动员,做好耐心解释说明,尽量取得居民理解和支持,提升接种率。”浦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各个居村委仔细排摸梳理60周岁以上老人的疫苗接种情况和现实需求,提前布置接种点位、安排医护力量、配备人员物资。接种工作启动后,各居村委会通过预约,分批分时段将老人点对点转运至接种场所。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金岭园居民区则建起了流动疫苗接种点。专业医护人员在预检处“坐镇”,为居民群众答疑解惑、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等。接种区域配有经验丰富的医生,确保科学规范接种。留观区备有消毒液、免洗洗手液及矿泉水等物品,方便居民们自行取用。
常态化的核酸检测能够在早期甄别和隔离感染者,显著降低全市范围内严格封控的经济成本。从5月1日开始,上海首批534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将为市民提供免费核酸检测。如何尽量避免人群聚集,并减少市民和企业花在检测上的时间精力?
出门步行15分钟可抵达,采样排队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这就是上海打造的“1520核酸服务圈”。“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点”的动静组合,让需求的市民打开“随申办”APP,就能迅速找到身边最近的采样点。
虹口区北外滩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外观如同“书报亭”,沿路设有两米线和隔离栏,内部配备紫外线消毒装置,可同时容纳两位医生进行采样。医生通过外壁玻璃孔上的防护手套,伸出手进行采样,实现“无接触式核酸采样”。这种采样点每小时会收集一次样本,2小时内送到就近匹配的核酸检测机构,保证了与病毒赛跑的速度。
徐汇区充分考虑到商业中心内居民和职工人数庞大,于是将许多采集点放在园区、广场和公园内。例如徐家汇点位就以封闭采样亭的形式设置在教堂广场。这样一方面能够兼顾周围的商场、宾馆、居民区等的核酸检测需求;另一方面,教堂广场的空间开阔,经过合理的动线规划,最大尺度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长宁区虹桥街道长顺小区门口,有一辆形似小型面包车的流动采样车,其中空调、冰箱和紫外线消毒装置一应俱全,并设有采样工作台,被采样者与医护人员隔着玻璃车窗就能完成全部操作。为附近一批外卖小哥和保供人员有序完成核酸检测后,采样车经过消杀又继续开赴下一场所,为更多市民提供“随时随地”“应检尽检”的服务。
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流动核酸采样车能开进商业广场、大街小巷、居民社区就地采样,快速实现临时采样点的布置及试剂、样品送、采、收一体化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核酸采样的效率及防疫安全性。
同时,长宁区针对公共场所入口人流量大的特点,除了全域覆盖“场所码”,还在20家大型商场超市,以及8个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投入使用手持式“数字哨兵”设备;在全区54家保供药店配置挂壁式“数字哨兵”。这些设备为顾客提供了健康码和身份证两种查验渠道,既方便管理人员快速核验、快速放行,也为老年群体有效解决了“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