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经贸文化沙龙现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倪珺 1月5日,“凝新力量、蓄势待发”中德经贸文化沙龙在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来自科技、文化、地产、金融等行业上市公司企业家、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议中德经贸文化发展之道,为深入推进中德经贸交流,拓展中德合作思路打开新局面。
据悉,此次活动由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新加坡宝路集团集团主办,上海宝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支持协办。2022年将迎来中德建交50周年,此次中德经贸文化沙龙,旨在加强商业科技文化交流,为产业项目对接、政策互融互通搭建合作平台和交流渠道,为促世界经贸文化、科技创新与发展、交流合作。
作为沙龙发起人,新加坡宝路集团董事长张露发表致辞。
“本次‘中德经贸沙龙’以‘新时代中德贸易文化创新与发展’为内容,把握时代脉搏,契合多方需求,很有意义。”新加坡宝路集团董事长张露作为沙龙发起人,还从公益基金和文化交流两个方面谈到体会,希望能够加强与德国的互鉴、互融、互通、增进人文交流深入探讨,中德文化关系迈入高水平发展阶段,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成果丰富,文化交流与合作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国驻沪总领事贺德满就“德中友好关系”发表讲话。
德国驻沪总领事贺德满讲话的主题是“德中友好关系”。他提到对于新冠疫情的全球挑战,欧盟已达成共识,未来应团结一致,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建立良好关系,与中国在新冠疫情、气候变化问题等领域继续深入共同探讨,继续加强合作。
“德国是欧盟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中国自2016年起连续五年保持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20年是德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德国对华直接投资位居欧盟第一,对中德未来深入合作非常看好。”德国驻沪前总领事芮悟峰就“德中经贸形势问题”作分享。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教授在中德经贸文化沙龙上发言。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表示,2022年即将迎来中德建交50周年,中德合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做出的努力是推动中德经贸合作在高水平上取得新进展,携手成为全球百年变局中的稳定力量,共同促进世界经贸行稳致远。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德关系发展。
“回顾过去,中德两国在各个方面的经贸关系紧密交织,展望未来,除了经贸领域之外更应该寻找精神家园,未来中德两国必将继续加强精神心理方面合作,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德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