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傅潇瑶 记者鲍筱兰报道 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河道河流承载着水资源运输、储存的功能。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河道进行常态化治理,实现河道的生态修复与完善至关重要。在上海市奉贤区海湾旅游区,江海融合、河湖水系密布的特征尤其明显,经过有关部门和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造就了当地独特的蓝绿交融的城市滨水景观。
据了解,海湾旅游区以河道44条段,河(湖)总长度87.807公里、合计1.847平方千米,水面率12.28%,位居全区第一。海湾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汇聚上美力量 共促水天一色”工作主线,以“治理水问题 保护水安全”为工作目标,全方位、多形式、广覆盖抓好河(湖)长制各项工作。2020年初,海湾旅游区成功创建首批“上海市河长制标准化街镇”。
提前谋划,画好三张图
好成绩离不开提前谋划,海湾旅游区提前画好了三张图。第一张就是组织“框架图”。旅游区建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为第一总河长、管委会主任为总河长,分管领导为副总河长、处级干部为一级河长、科级干部为二级河长的工作网络,并从机构、制度、经费等方面全方位保障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同时配备了相应的办公场所和人员设备,构建三级阵地,建立村居级河长制工作站,形成“海尚花”“五彩海棠”等特色治理品牌。
第二张是工作“责任图”。海湾旅游区先后制定了《海湾旅游区“河长制”实施方案》《海湾旅游区河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海湾旅游区消除劣V类水体操作手册》《海湾旅游区岸线管护整治方案》等文件;在每月召开例会的基础上,增加总结会、研讨重大事项通报会,切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做到“一盘棋”谋划、“一张状”落实、“一股劲”攻坚,切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第三张是任务“进度图”。海湾旅游区结合乡村振兴、“水天一色”“中央环保督察”等专项工作,把任务具体化、图表化、形象化,明确节点、突出重点,“挂图作战”;以时间倒逼进度、目标倒逼程序、督察倒逼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创建工作任务指标逐一销项。
区校联动,创新信息共享
海湾旅游区区域内总人口约8.5万人,其中四所大学师生约6.2万人。利用高校资源,夯实区校联动基础便成为了海湾旅游区的独特优势。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工学院院长亲自挂帅,联合组建海湾旅游区水质监测队,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结合地区实际制定方案,监测水质情况、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变化。截至目前,已开展监测400余次、数据分析3000余项。
同时,海湾旅游区在高校内招募了5名学生担任民间河长,对区域内的河道进行巡查,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实践平台。积极打造“专家河长”队伍建设,旨在依托专家通过数据分析、现场研究,从水质提升、生态修复、美化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河(湖)长制工作成效辐射范围。
海湾旅游区还积极发动退休干部、党员、居民和学生组建了“巾帼护水队”“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等护河志愿队伍6支、在册志愿者100余人,不定期开展净滩、保洁、巡查等志愿活动,共计开展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超2000人次。同时依托村居工作站平台,建立“1+2+3”志愿服务模式,即民间河长每年参加专题培训不少于1次、每季向村居工作站交流心得不少于2次、每月开展巡河不少于3次,进一步发挥民间河长作用。
此外,海湾旅游区还依托“上美海湾”公众号,不定期推送推进情况、特色亮点等信息。尤其是在世界水日、世界环保日和主题党日等特殊日子,工作人员通过知识讲座、专题宣讲、成果展示等方式,进一步宣传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提升河(湖)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此外,海湾旅游区还对群众满意度开展第三方测评工作,最新一次结果显示市民整体满意率达95.6%。每月10日、20日、25日,工作人员还会通过工作微信群提醒、通报河长巡河情况。
凝心聚力,服务更好明天
据悉,海湾旅游区接下来将紧紧围绕奉贤区“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远景目标、奉贤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对标“五美五强新奉贤”建设美好蓝图,以“南上海滨海旅游新标杆”为定位,持续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建设投入,着力旅游开发。截至目前,海湾旅游区现有国家级4A级景区碧海金沙、渔人码头景区、东海观音寺、国际风筝放飞场、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赛场等自然与人文景点10余处,先后举办上海旅游风筝会、长三角帆船帆板赛、亚洲音乐节、索道划水世界杯、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等国内外知名赛事和文化盛会。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海湾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巩固“上海市河长制标准化街镇”创建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域范围内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全面加强辖区内河湖管理保护治理,为提升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