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丽水援疆医生杨东亮获评新疆新和县“最美医务工作者”

2021-04-14 15:36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陈末末、记者沈贞海报道 近日,来自浙江丽水援疆指挥部的援疆医生杨东亮获评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最美医务工作者”。

据介绍,2020年4月,杨东亮作为浙江省丽水市第十批援疆医疗的成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跨越祖国东西,行程超过五千公里,来到了祖国西北边陲--新和。援疆工作一年来,他以倾情援疆的精神在医生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用爱传递着真情,为新和县的各族群众带去健康。支援新和县医疗卫生事业是他真诚而执着的选择,他以一位普通援疆医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

杨东亮医师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自工作以来就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得知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轮换选派工作的通知时,他在第一时间积极报名,主动请缨要求援疆支医。一年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宗旨,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援疆工作者。

作为内科副主任医师的他,杨东亮医师有着过硬的本领,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已开展的“扬帆”工程中,完成了多次的执业医师技能操作培训、新医论坛授课、急诊护士培训授课等,总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杨东亮医师在“师徒结对”中结对2人(1名汉族,1名维吾尔族),通过操作指导、业务学习等形式,使学员快速提升诊疗水平。

在一次接诊过程中,他收了一位家境并不富裕的55岁气管异物的病人,当时情况异常危险,患者有着随时窒息的可能。面对这样的病人,最首要的就是要把气管内的异物取出,但是在新和医院,目前的设备不允许。如果让病人直接转院,不仅增加途中风险,还增加他们的费用。杨东亮医师反复考虑诊断,制定出了创新方案,巧用现有的医疗器械,最终成功取出了气管内异物,避免了患者长途转院,也节省了患者大量的医疗费用。

在日常工作当中,杨东亮医师每日进行科室内病房查房,要求每2周进行科室内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定期集中学习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及指南。他经常与同事们交流,带领他们共同处理病例,讲解诊断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随时纠正他们工作中不足的理念及方法。

正在工作中的丽水援疆医生杨东亮。丽水援指供图

有一次急诊接诊了一位42岁的胸痛患者,经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此时病情非常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需立即行再灌注治疗。杨东亮医师立即组织急诊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杨医师还对急诊医疗团队进行床旁带教,指导如何对心肌梗死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整个过程中在场的医师均表示收获良多。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抢救,患者血管融通,抢救成功。

进疆以来,杨东亮医师共指导类似心肌梗死抢救4起,均取得较好效果,为当地医师急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打下了很好的经验基础。同时他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借助“钉钉”平台,打造了科室内的“云课堂”,根据本周内实际病例情况,进行相关知识的继续学习,目前该“云课堂”已稳定开展6个多月,先后完成网络授课20余次。

正在工作中的丽水援疆医生杨东亮。丽水援指供图

工作之余,杨东亮医师还与当地第二小学学生群众结为“亲戚”,不定期为亲戚送去关心和慰问并督促其学习,为其送上课外书、书包、慰问金等,尽己所能为其排忧解难。他还积极与同事们深入乡村基层定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活动,近一年来共下乡义诊8次,惠及群众数量近400人;同时对社区乡镇卫生院送技术送知识,为贫困群众提供科学的治疗指导和便利。

在平时的工作中,杨东亮医师不仅学会了简单的维吾尔语,还同维吾尔族同胞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一位维吾尔族“克隆恩”病的患者因长期进食困难,导致了重度的营养不良导致全身浮肿,腹痛大便次数增加。杨东亮医师自费购置了蛋白粉为患者补充营养,每天多次到病房为其指导用药进食。通过这段时间的治疗,他们彼此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时,他紧紧的握住杨东亮医师的手表示感谢。杨东亮医师时常提醒自己,医疗援疆不仅是专业上的对口支援,更是促进民族团结、加深民族感情、维护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

“杨东亮医生是我们浙江丽水援疆医生团队、援疆干部人才奉献付出的一个缩影,是我们丽水援疆人的自豪。”丽水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蔡若愚】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