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进入最后一季,对上海而言,一个真正的“冲刺”时刻到了。
10月9日,第四季度的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召开季度工作会议。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在这个“四季分明”的年份,四季度或许是一个“最有利的时间窗口”。
所有“四季分明”,大致是一季度全力防控疫情,二季度复工复产复市,三季度逐步加大力度,而全力抓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全年和“十三五”收官,主要看四季度。
接下来两个多月的任务,既包括年度经济指标的进一步回追,亦有“十三五”的收官总结,更有“十四五”的预热与布局。
这样一个时刻,上海传递出一些新的信号。
“五型”经济
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无疑是“五型经济”。
李强表示,上海经济有着不同于一般省域经济、一般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典型的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
在他看来,“五型经济”是强化“四大功能”的支撑点,也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
“纵观全球,世界上没有哪个领先城市不是以服务经济为主,也没有哪个领先城市不是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大格局。世界顶级城市无一不是总部机构高度集中,也无一不是流量高频汇聚。”李强说,“近年来,国际上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创新向大都市回归、向大都市集中。”
显然,服务经济为主的结构、高能级创新注入的内核,以及总部高度集中、流量高频汇聚、深度融入全球的特性,是构成顶级城市竞争力的必备要件。这既是上海以往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亦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增强的优势所在。
“五型经济”的提出正基于这样的判断,并且对应了疫情后特殊的全球变局,以及新格局下担纲“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目标定位。这并不是另起炉灶的新概念,而是对既有特质的坚持、开拓与深化。
打造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吸引高端总部资源集聚等,本身就是强调多年的发展策略;强调创新与开放,更是一以贯之的城市品格。应当明确的是,“五型经济”并非各自独立的五个部分。它们相互之间亦有密切关联,本质上,均指向创新、开放的基本特质,以及集聚、服务、辐射的城市功能。
而关于“流量型经济”,李强所说的“流量高频汇聚”,包含多重意义上的流量——有最基本的人流,有传统的物流、资金流,亦有新兴的信息流、数据流等等。
从具体形态而言,眼下极为看重的扩内需、促消费,以及今年兴起的“在线新经济”热潮,再至决定“五个中心”能级高下的高端要素资源汇聚配置,上海经济一个相当重要的密码,就藏在“流量”二字里。
“环境”与“空间”
高度流动,产生高频流量,进而方能产生能量、创造价值。对一座以开放立身的城市来说,“聚”与“流”是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特质。
资源集聚,意味着环境友好,能让人“近悦远来”;高频流动,同样意味着环境友好,能最大程度减少各类政策、制度、观念障碍,突破瓶颈,提供“流动性”。
在一再强调优化营商环境之后,“十四五”的上海经济,无疑要进一步在“环境”上发力。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是营商环境,亦不仅仅是具体的政策措施。某些根本性的布局,能否顺时而变,将进一步影响整座城市的发展环境与竞争力。
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李强提到几个关键方面。比如人口和土地—— “人口和土地问题极大影响着上海未来发展,这方面我们要有整体目标设定和政策供给”。
又如交通,既是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先导,亦是城市“流动性”的直接载体。李强表示,“现在就要考虑轨道交通如何布局,把临港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虹桥商务区、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串联起来,逐步构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都市圈建设相匹配的城际和市域交通体系。”
再如近几个月来一再提到的新城建设,李强也再度表示,五个新城要按照“独立城市”来规划建设。“独立城市”如何定位,如何设置核心功能,又如何提供配套供给,相关方面正在研究之中。
这显然不只是简单的区域开发——同上述几方面问题一样,项目、措施背后,是新的战略布局。
正是基于战略考量,“十四五”期间,上海更需要展示出一些突破性的手笔。
谋定“快”动
另一方面,战略谋划需要总体的宏观设计,但具体的执行推进,亦应同步开展。
2020年还剩下不到3个月,李强对这段时间的要求是“全力以赴、踩足油门,巩固经济加速回升的势头,力争任务尽可能多完成一些,差距尽可能多缩小一些,争取一个最好的结果”。
面对更长时期的规划实施,同样需要“踩足油门”。“编制规划,要有长远着眼的视野和格局;实施规划,要有短期着手的速度和效率。”李强说,“过去我们讲‘谋定后动’,现在则要提倡‘谋定快动’。”
早在年初,李强就表示,2020年是上海“一定要快”的一年。“行动快,效率高,就会掌握主动权,不然就没机会。”
而到临近年底时,冲刺收官让“快”字更显迫切。同时,新的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竞争态势,亦要求上海进一步提升紧迫感。
李强表示,对于“十四五”时期那些已经想清楚、认准了、明确要干的事情,包括重大改革任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开发、重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各区、各部门要一齐动手,列出工作清单;条件不足的要创造条件,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实现“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的迅速对接、无缝衔接。
“不能‘十三五’收官完了,等几个月规划出来才开始干,这不行。”他说。
而一些大方向已定、具体措施尚待明确的长期工作,也可以先行启动。“抓工作往往就是边干边学,边干边摸索,在推进中明晰、在实践中深化。”
他再度强调,各部门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工作,“要多踩油门、少踩刹车,多设路标、少设路障”。(朱珉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