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年鉴学会与新加坡知名企业互赠综合性年鉴,张露将个人作品《丝路江心镜》赠与上海通志馆收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打捞的“黑石号”沉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之一。9月13日上午,以“‘黑石号’:穿越与展望”为主题的“2020上海年鉴论坛”在上海举行,围绕“黑石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记忆,与会嘉宾结合各自研究领域,畅谈亚洲文明。
“黑石号”这艘满载六万余件中国唐代文物的商船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海域打捞出水,在有力证实海上丝绸之路存在的同时,也让这段神秘历史更加真实鲜活,启迪着当代人的思路。如今这艘唐代沉船的文物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永久展出,并将于2020年9月15日首次在上海博物馆巡展,这是今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0周年的重大文化交流项目。
同济大学夏立平教授以“中新友谊的过去与展望”为主题,深入浅出的回顾了中新友好交往历史,历数中新关系亮点,展望中新友好合作事业前景。新加坡宝路集团董事长、新加坡籍作家张露分享了文学新作《丝路江心镜》,如果说敦煌的让人想到是九色鹿和飞天,那张露在沉船的诸多文物中选取了“江心境”作为线索,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灿烂辉煌历史,凸显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中西贸易通道,更是人流与物流沿着这条大道东奔西走、丰富多彩的文化流、友谊之河。
据了解,《丝路江心镜》这部作品,张露经八年的准备,三年的创作,终于完成了这部20余万字的长篇传奇小说。从萌芽到孕育创作,我探寻了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精心调研。她一直在思考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联通,萌生出通过探寻这条海路的前世今生,以文学的形式来展现那灿烂辉煌的历史。书中展现的是一场海上丝绸之路的异国文化体验,沿途各国风土人情。也是一场奇幻的史诗冒险,宫廷权谋的残酷斗争,异国之恋的爱恨纠葛,徐徐展开了一幅壮丽的海上丝绸之路画面。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从“黑石号”遗物说到《上海年鉴1852》。他表示,中国的年鉴其实是大航海时代的舶来品。上海是开埠后中国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上海年鉴》作为北华捷报的出版物,以当时上海侨民为主要读者。报纸与年鉴上的航运消息,正是上海作为港口城市的写照。
《上海年鉴(1852)》(英文版)据记载,《上海年鉴》有1852年到1863年十种,但今天已不能得其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虽保存有1854年、1860-1862年的《上海年鉴》,然而检索世界大公共图书馆网络资料,发现1852年版、1853年版《上海年鉴》俱未见收藏,仅见于2015年某次海外拍卖信息。
2016年,《上海年鉴(1852)》终于在北京的一次拍卖活动上“露面”,上海图书馆拍下收藏,并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合作研究,由方志办组织专家翻译。目前学界认为,它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本地方年鉴,也是已知中国内地第一本年鉴。
“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物是记录历史的主要载体。在中外交流史上,不同的文献和文物蕴藏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寻觅这些遗物,正如我们检索历史的年轮,认识过去,把握今天。”在黄显功看来,“黑石号”遗物与《上海年鉴1852》在上海相逢,是一个历史的机缘,是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我们思考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需要有面向大海的襟怀,仰望星空的眼界,谱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黄显功说:“新加坡与上海在连接东西方文化的历史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沉船中的一件件文物和年鉴中的一页页记录,让我们更加坚信文明互鉴,有利于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济大学教授夏立平则以“中新友谊的过去与展望”为主题,回顾了中新友好交往历史,历数中新关系亮点,展望中新友好合作事业前景;新加坡宝路集团董事长、新加坡籍作家张露分享了文学新作《丝路江心镜》,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灿烂辉煌历史;上海市年鉴学会秘书长王继杰深入分析了中外年鉴的历史和现状,认为以年度性为基本特征的年鉴文化,具有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加坡商会上海会长吴文贵也对上海市年鉴学会促进双边文化交流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期盼能通过本次论坛加深两国文化、教育界的相互学习与借鉴,并建立有效的学术磋商机制,为未来中新企业在长三角开发过程中的深度共赢发展构筑文化平台。
吴文贵说,“今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的重要时间。在这个被全球疫情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笼罩的时刻,中国和新加坡正在保持两国之间的友谊和经贸往来以共同对抗这些不利因素。中国和新加坡之间正在通过长三角区域的开发计划探索下一步共同发展的机遇。长三角区域的发展是中新两国发展经贸合作和两国友谊的优质桥梁。”
在论坛期间,上海市年鉴学会与新加坡知名企业互赠综合性年鉴,新加坡宝路集团董事长、新加坡籍作家张露将个人作品《丝路江心镜》赠与上海通志馆收藏。与会者期盼中新两国学界代表、企业家代表通过本次年鉴论坛,为未来的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智力支撑,让中新两国友谊之树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