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后“和美”时代,奉贤柘林乡村迎来新景象

2020-05-15 16:10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通讯员孙燕报道 初夏的上海奉贤柘林镇迎龙村,显得更有活力。农家房前,又见炊烟,十里飘香;乡间田野,蜂巢迷宫,追逐比赛。渔美河景,探访秘境,野趣横生。

戴上墨镜,李天舒下乡。当了多年村书记,每天头一件事,就是去村里转一圈。路上尽是生面孔——乡村旅游的外来客,来体验的、休闲的、聚会的、锻炼的,认不认识都点头打招呼。

微信图片_20200515154217

谁能想象,这个896户、2768多口人的乡村,是经济薄弱村。“生态村组·和美宅基”的创建,重塑了生态肌理,理出了发展空间;乡村旅游的兴起,刷新了产业模式,搅动起乡村故事,激活了迎龙的一早一木。小村名气渐大,成了奉贤后“和美”创建时代乡愁乡韵精品线路建设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前不久的五一小长假,小村接连接待了1200多人。

优美生态,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机遇

发展乡村旅游,这不是拍大腿想出来的。“通过4年的和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迎龙村发生了两个变化。”李天舒告诉记者,一个,除了宅前建起微景观、屋后铺出健身小径外,村里的河更清、路更宽、田野更美;另一个,村民在“三清三美”中改变了观念,尝到了创建甜头,拿到了奖励,也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主动参与、担当的意识。“就是这些变化,给我们乡村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微信图片_20200515154227

去年下半年,在村民们的同意下,村里请来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专家,为村旅游业发展进行旅游规划和小品设计,根据“水多、船多、桥多、庙多”的特点,确定凸显“留住乡愁、体验农耕、找到田园风光”的乡村特质。随后,村里通过承包地流转的形式、引入工商资本的方式开始实践,又见炊烟、渔美河景、翠石菛园、龙湖等多个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烟渔菛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初现规模。

一家做装饰装潢的企业,就把团建活动地点定在了迎龙,20多位年轻男女在“又见炊烟”区体验、锻炼和玩闹。90后独海超说:“我从来没有玩过稻草迷宫,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我第一次领略到农村的风光,真的和我印象里以为的‘破败、寂寥’景观太不一样了。”

微信图片_20200515154203

发展乡村旅游,首要目标是农民增收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首要目标是农民增收。”李天舒很清楚,搞旅游,走“只占农村地、不跟村民有啥关系”的老路行不通,得让村里的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因此,村里在“招商”时,明确了一条底线,“必须要千方百计增加老百姓的收入。”79岁的村民汤秀飞,就是受益者之一。自从家门口搞起来“又见炊烟”项目后,她成了灶头饭体验中的一名“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从旁指导、传授制作土菜、方糕、塌饼等方法,一天就能净赚100元。“这个待遇么算很好咧,我这种岁数一个月还能拿到2000多元,而且是在家门口赚的钱,我真的老心满意足的。”汤秀飞笑得眉飞色舞。

微信图片_20200515154207

村民与旅游项目的和谐共生,让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李天舒测算,“又见炊烟”灶头饭体验项目,一年可以为村里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虽然刚开始有点少,但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强的。”

目前,乡村旅游为村民提供船夫、后勤、厨师等超过15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村民们还自发成立了乌船队、旅游服务队等。

既要有“农味儿”,更要有“韵味儿”

因为“农味儿”十足,迎龙乡村旅游有了甜头,但烦恼也随时产生。如何细水长流?绝不能坐吃山空,更要赋予其独特“韵味儿”。

微信图片_20200515154211

这几天,村里又想到了新办法,通过第三方专业营运,做深“乡村体验”的概念“夏天马上要到了,我们打算搞龙虾节,吸引更多游客进村体验。”李天舒还设想,打造“时光隧道”,通过各类老物件展示,带游客“重返1990”。

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积极引入生态观光、特色民宿、拓展培训、鱼塘养殖等项目,探索打造近百亩的、具有“民宿特色+学田营地教育”特色的生态田园综合体。李天舒介绍,今年下半年,这个学田营地教育就可以建设完成,届时,面向游客开展农耕体验、采摘踏青、员工培训、团建拓展等活动。目前,村里已和两家拓展培训公司开展合作。

李天舒说,未来村里到底能挣多少钱,他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这些项目起来,又可以增加不少就业岗位,又可以带动一批农民家门口就业,老百姓富裕,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也达到了。”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