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之间,上海开了两场从市委直通基层、规模超千人的电视电话会议,广受关注。
4月7日,召开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并发布《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13日,上海召开的全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推进大会,同样颇为特别。
根据原先的计划,它本应是今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的“开工大会”。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尽管受疫情冲击,但针对“两张网”的工作“一直没有放松”。
两场大会,都强调要将城市视作“有机生命体”。如果比照一个生命体,着眼于经济循环畅通的“一网通办”,相当于一个“循环系统”;着眼于城市运行管理,及时感应、监测并处置问题的“一网统管”,更像一个“神经系统”。而意在确保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体系,多少像一个“免疫系统”。
要让城市生命体健康运转,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意义上,两张“网”一个“体系”,显然是城市治理层面的无形“基础设施”。而这种“治理基础设施”,会直接影响超大城市的运转水平,当然也直接关乎人们熟知的基建、新基建。
而在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后,上海对这些城市治理“新基建”的态度,也折射着一种深层的治理观。
两个月来,上海始终强调“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随着疫情走势变化,“两手抓”各自的侧重点不断在变,但有一个遵循始终不变:上海要两手“抓”的,不仅是表面的防控措施和发展项目,不仅是具体政策,亦是一整套深层次的制度体系。
这套体系,支撑着上海在近乎“战时”考验中的作为,又在疫情带来的特殊场景下,不断接受检验。
在公共卫生建设大会上,李强就表示,此刻开这样一个会,既是要“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全面做好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更是为了“着眼长远、谋求长效,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增能力”。
此前他曾表示,疫情这场冲击,亦可视作上海的一次特殊机遇。其中就包括抓住问题集中暴露的契机,在公共卫生体系乃至整个城市公共治理中,着力“补短板”。
“这次疫情暴露出我们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还有不少短板,比如人均病床数、ICU床位数等,就低于国际发达国家、发达城市水平。”4月1日,李强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说。
几天后,在公共卫生建设大会上,他进一步谈到,基层社区防控能力、专业化公共卫生人才配备、高端医疗装备研发制造能力等,都不乏提升空间。
“与重大疫情的严峻挑战相比、与超大城市面临的现实威胁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相比,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还有不少不适应的地方。”正是因此,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整体性重塑,既是从长计议,亦是眼下的迫切需求。
李强特别强调这是“整体性重塑”,而不是简单的修补。这意味着,整座城市需要在体系、机制和制度上下功夫,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它要合乎“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要求,并如李强概括的那样,着力做到“安全防线更牢固、应急防控更高效、科技赋能更有力、支撑保障更到位”。
换句话说,它要在日常状态下稳定高效运转,充当“健康城市”的监测者、守护者;一旦出现突发应急事件和重大疫情,则能够迅速调动兵力、排兵布阵、战而胜之。
而这也不只是医疗卫生一个块面的问题——整套公共卫生体系,涵盖了临床、科研、社会动员乃至社会心态调适等等方面。
当然,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预警监测及预防救治,仍是其中的重头。
李强表示,上海要对标“一流硬件、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能力”,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既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亦要把握更高效地“控”,以高效运转的体系、高效处置的机制、高效防控的策略,尽最大努力把疫情冲击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里,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发热门诊和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就被寄予厚望,并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提升整个体系的应对能力。
4月10日,李强实地调研市、区、街道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就明确表示,要抓紧做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切实提高其前端发现、源头防控能力,并进一步优化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布局,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有这套机制,公共卫生这个“免疫系统”的灵敏度,无疑会进一步提升。而在整个城市治理体系中,这套机制的运行,亦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
几天后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推进大会,显然与之有密切的关联。“两张网”的建设同样也因这次疫情防控有了更强的紧迫性和针对性。
“超大城市仅依靠传统的人海战术和一般的技术手段,很多问题看不清楚、管不过来、处理不了,这次疫情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数据共享推送,没有联防联控的智能化应用,防控将变得非常被动。”李强说。
“随申码”等智能化、数字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推行,背后正是“两张网”在发挥作用。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成效,很大程度上与这两项城市治理“牛鼻子”工作的牵引效果息息相关。而“两张网”同公共卫生体系一样,蕴含着的是更深层次的变革。
“它们表面是技术手段的创新,实质是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是行政方式的重塑,是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的变革。”李强说,它们“就是要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一网通办”打造已有两年,“一网统管”从设想提出到落实推进,亦有将近一年半时间。前者要让经济循环更畅通、市民和企业办事更便利,需要尽可能地疏通横亘在市场和社会主体面前的各种堵点;后者则要使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捕捉、发现、分析和预警机制更灵敏,需要让城市的“神经元”敏感起来。
两者各有侧重,但核心问题是一致的:都需要数据的大规模集成、开放和流通,用大数据的“强算力”,产生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高能力”;而其背后,又是部门协同、条块配合等经典的改革议题。
“对于‘一网统管’,基础设施建设也好,场景应用开发也好,业务流程再造也好,都要坚持‘应用为要、管用为王’,不能搞花架子、中看不中用。”李强特别予以强调。
对应“一网通办”所强调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统管”所要着眼的核心是“高效处置一件事”。在这个基础上,这套正在加紧搭建的系统,更要监测防范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各类风险,并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切实增能,进而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大目标。
既要建构一个体系,也要解决最为实际的问题,而建构体系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思路如出一辙。它们需要通过强大的前沿技术支撑,体现“智能化”的趋势。
但更为本质的,是通过强烈的问题导向、用户导向,来为超大城市的复杂治理构造样板。用李强的话说,它们“既是城市治理的全方位变革,也是撬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点”。
同公共卫生建设大会上一样,李强列数了“两张网”尤其是“一网统管”建设中还存在的短板不足。恰是在补齐这些短板、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治理基础设施”会得以夯实,超大城市的治理体系和能力也才能迭代升级。(朱珉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