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海凯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G/IgM检测试剂盒”“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医疗器械CE认证,完成了欧盟地区准入,可向欧盟市场供应。这也意味着凯璟生物未来可在全球范围内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贡献一份中国力量。
疫情之下,由于长期积累的研发实力,让凯璟生物的时刻表一天未停,生产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脚步也没有减速。而这也正是特殊时期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缩影。
集结出征,别样逆行
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盒、呼吸机……疫情袭来,与之相关的医用防疫物资需求量骤增。
作为松江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松江生物医药产业有产值规模超亿元企业10家、重点企业82家,基本覆盖了生物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领域。疫情当前,生物医药企业主动集结“出征”,演绎别样“逆行”。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今年的春节假期尚未真正开始就已经结束。上海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美迪康医用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与时间赛跑,开足马力生产N95型口罩、医用口罩等各类型口罩,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停掉了所有海外订单,加班加点为武汉各大医院生产封闭式呼吸道吸痰及病毒灭活系统。上海万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们奔波各地,为沪上50多家医疗机构采购配送消毒湿巾、医用防护服等医用物资。
如果说保障医用物资的生产供应是企业抗疫的第一战场,那么,在后方,另一个战场的战疫也在悄然进行。
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近年来,松江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形成了上下游全产业链联动发展的态势,科技研发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如何在抗疫中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各企业给出了答案。
核酸检测试剂盒——这个在病毒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产品,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力量。探针引物是试剂盒核心原材料,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百力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积极投身研发,争分夺秒为国内的分子诊断企业合成用于病毒检测的DNA探针。而为了让试剂盒检测准确率更高,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Away系列创新性去污染试剂,可高效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助于减少新冠病毒检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互相为邻,也让上海凯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初期便获得了相关抗原,加速了新型诊断试剂的研发。这次欧盟医疗器械CE认证让公司总经理罗朝领备受鼓舞:“这是对我们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的认可,现在我们正在寻找机会,做好出口准备。”疫情暴发以来,凯璟生物第一时间紧急研发新冠病毒的检测试剂盒,其中包括仅需10微升血样8分钟即可完成新冠病毒筛查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为新冠病毒的现场筛查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手段。
厚积薄发,危中寻机
在关键时刻用核心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这背后是松江生物医药企业多年来专注科研的厚积薄发。而面对疫情对带来的影响,生物医药产业也在危机中寻到了新机遇。
由于海外疫情蔓延,上海景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陆续接到多个国家的订单,目前已发送了三批物资分别到匈牙利、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今年公司还将扩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疫情结束后,其位于苏州的新工厂也将投入生产。
专注医院感染控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万东生物公司,疫情期间订单比平时翻了一番,面对大众消毒卫生意识的提升,下一步,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民用市场,计划扩大布局,开拓营销渠道。
科创研发始终是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疫情带来的阶段性影响并没有成为企业发展停滞的理由。生工生物公司目前在努力攻克DNA合成关键原料的自主研发,项目完成后每年有望降低企业成本超千万元。
“疫情这段时间其实让大家更集中精力地投入到了产品研发中。”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研发团队一直在为后续发展苦练内功,而公司去年动工的昊海生科国际医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区里的大力支持下,也及时复工恢复了建设。(李成东 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