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未找到_中国发展网

非常抱歉,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办法找到

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战“疫”满月,看上海如何打好社区“巷战”?

2020-02-20 10:42     人民网-上海频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当市民们“宅”在家中时,广大社区工作者仍在辛勤奋战,以绣花般的精细和韧性,织起一张防疫安全网。

截至今日,距离1月20日上海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已有一个月。当下,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异常严峻。上海,这座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面对人员返程、企业复工的双重考验,防控压力可想而知。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各级干部下去了,基层就会感到踏实,工作就会更加有力。”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要求,各级干部要多到基层和现场走一走、看一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漏洞、及时补上。要做实做细分片包干,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精准施策,使每个社区都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向来以精细化著称的上海,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如何打好社区“巷战”?一起来看看——

日行两万步“地毯式扫楼”,笨办法很有用!

今年春节,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通知大家要“宅”,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可这些日子,静安区江宁路街道有社区干部微信步数却超过了2万步,这是怎么一回事?

微信运动排行榜,第二三名是陈燕、韦炳臻(江宁路街道供图)

一早开完工作例会,街道社区平安办的陈燕与搭档韦炳臻就忙碌起来了,分别来到三星坊、武定坊、北京、蒋家巷等4个居民区开启了一天的工作。4个居民区总面积0.56平方公里,涉及35个住宅小区,如果不带工作任务,一圈走下来需要一个小时。陈燕和韦炳臻带着两张工作表格,检查了88个门岗,调试了18扇电子门禁,花了7个小时检查完了所有门岗防控的落实情况。

离江宁路街道不远的宝山路街道,每天早上八点半,象山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便早早来到办公室,商定一天的工作计划。随后大家便纷纷手拿木刷子开始“扫楼”。象山居委会辖区内的小区多为上世纪80年代的老公房,外来租户较多。为了准确掌握辖区住户信息,排摸防控隐患,居委会8位工作人员选择了这个最“笨”的排查方法——地毯式扫楼,挨家挨户上门登记。

手敲肿了,就用木刷子代替(象山居委供图)

七层楼的老公房没有电梯,一层往往有五六户居民,一户户敲门询问登记,手敲肿了,就找来家里的木刷子代替。带着这个敲门利器,每人每天“扫楼五六栋,爬楼数十层,不厌其烦地询问、嘱咐。尽管天气严寒,却时常可见居委会的吊扇在转,原来是因为大家穿的防护服、防护帽不透气,“扫楼”归来闷出一身汗,借着风扇在“乘凉”……

北欧式排队、送口罩上门,上海居村这样配发口罩

疫情来袭,让小小的口罩成为了紧俏的“年货”。为解决“口罩难”,从2月2日起,上海全面启动“居村委会预约登记+指定药店购买”的口罩供应方式。经过市、区相关部门和街镇、基层社区日以继夜的工作,全市16个区215个街镇6077个居村委会,均如期启动了预约登记。

刷屏朋友圈的“北欧式排队” 微博截图

“每位排队者隔开两米,保证互相之间的距离……”在预约登记过程中,被称为“北欧式”排队的一段视频在网上刷屏。这是2月2日出现在闵行区吴泾镇紫竹半岛居民区的一幕。与之相似的是,在上海的不少居村委都采用了这一模式,居民在排队预约口罩时,间隔距离排队,以减少感染风险。

川沙新镇各居村委送口罩上门(川沙新镇供图)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则采用了“线上+线下”预约登记模式启动购买口罩预约,“线上”通过扫描微信小程序、二维码等方式开展,对于完成登记的用户,居村委会统一到药店采购后送货到居村民的家里,“我们只需用一个口罩,就能给好多家送去口罩,比让大家排队来领划算多了!”居委会干部这样说。

宝山社区通推出“口罩预约”功能

在宝山区,则借助了运作成熟的智能化治理系统“社区通”,快速推出“口罩线上预约登记”等功能,充分发挥了“不见面”“很精准”“组织化”“很方便”“易管理”“实时化”等优势,真正成为助力基层社区共抗疫情的工作利器。

“挂图作战”上墙入心,精准确定疫情防控“地理坐标”

如何能让信息填报畅通便捷,实时掌握居民情况?近日,浦东新区高行镇34个居村已普遍推行“房态图”动态管理,在清晰、精准、分类管理等方面成为疫情防控重要“武器”。与此同时,各居委也积极探索“挂图作战”升级版,华高庭园小区的“数字门牌”为楼组防控增添新的利器。

幸福小镇疫情防控形势图(高行镇供图)

如今,走进华高庭园小区可以看到,每个楼组的门牌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就是每个楼组的专属“数字门牌”。通过扫描二维码,本楼组的居民就能够进入这一楼组的“数字门牌”小程序。操作界面里集合了多个功能,包括议事厅、物业报修、“家门口”服务、便民服务等。现在,优化的程序里又增添了 “来(返)沪人员健康信息登记”“疫情线索上报”“一键求助”三个按钮,让居民足不出户享便利。

同样,虹口区欧阳路街道也针对不同小区情况,分类开展防疫管控工作,针对封闭型小区提出“挂图作战,分色管理”,运用红、橙、黄、绿、蓝、灰、黑七色进行标注,做到日日排摸,日日更新,对于已经解除隔离的居民,及时调整颜色至安全色绿色,也让社区居民多一份安心。

蒋家桥防疫“作战图”(欧阳路街道供图)

“没出上海的就是绿色,蓝色是还没回来的,联系不上的是灰色,黑色是房子空关的意思。”说起面前这张分色管理的情况表,蒋家桥小区党总支书记丁素芳如数家珍。“接下来,复工以后的重点就是蓝色的这些,而居民在看到这张图后,一旦发现有新返沪的邻居,也会马上给居委会打电话,让居委会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一份通知就要四种语言,外国人扎堆的社区这样做

“从小年夜开始,居委干部几乎每天都在早上8点到岗,‘闭眼睡觉、睁眼开工’成为这个特殊春节假期里的常态。”盛弘说,大家每天都“打着鸡血”上班。

在盛弘担任居民区书记的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2平方公里内有42个自然小区,3万余常住居民,其中一半来自境外。疫情来袭,为了第一时间向社区内的各国各地区居民“讲明白道理”,社区里不少外籍志愿者挺身而出。平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洋议事员”戴维·波特就主动担任了“防控疫情告知书”的翻译工作。他反复研读中文版,将其迅速译成英文版,张贴在社区醒目处。

宣传栏上张贴着四种语言的通知(虹桥街道供图)

“疫情到来时,信息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盛弘说,得知要为疫情防控的宣传资料进行翻译审核,外籍居民们更加认真,多次讨论用词是否恰当,表述是否模糊或夸张,确保每一位居民都得到最准确的信息。在荣华居民区的市民中心宣传栏上,可以看到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通知。

在浦东新区金桥碧云国际社区,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居民区域面积大、流动人口多、涉外程度高,面对疫情考验,碧云国际社区迅速响应,制定并落实了防疫防控预案。多方联动,帮助碧云外籍住户安心过年、理性防疫。

社区在方方面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众多外籍居民的理解,他们不仅主动配合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登记返沪信息,同时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抗疫工作,忙碌在一线的不少社工还收到了这些外籍居民的感谢信息。

防疫顺口溜、沪语“三字经”火了,一起来记起!

“陌生面孔查一查,信息登记缺不得;车辆进出查一查,重点地区进不得……”这几天,一段顺口溜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各居民区流传开来。记者了解到,这是辖区热心居民张可成老师创作的,希望小区居民能共同行动起来,守牢小区的门。他还提议,街道可以用多种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防疫工作。

在他的提议下,街道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将“守住小区”的工作要求编撰成防疫“八个查一查”的顺口溜,还听取了张老师和其他一些居民骨干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如今,“八个查一查”海报已经贴在了各个小区的大门口,通俗易懂,好读易记,得到了居民朋友们的点赞。

“两零年,疫情起;新肺炎,搞事体;上海拧,稳啧点……”最近,虹口区曲阳路街道一居民创作的通俗幽默的战疫沪语“三字经”也在街坊邻里火了,大家都说生动又好记。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社区居民们创作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对防疫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居家隔离期间送菜上门,想偷偷外出?没那么容易!

在沪居家隔离人员如何生活?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送菜上门、垃圾消毒后进行处理等等,这几乎成了上海各个居村的常规操作。

居家隔离期间,想偷偷外出怎么办?嘉定区南翔镇在实施居家隔离观察前,都会与隔离观察对象签订一份《居家隔离观察承诺书》,第一条就要求在14天居家隔离期内“不擅自外出,谢绝会客”。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还是有部分人存在擅自外出购物、扔垃圾等情况。

对这部分“出尔反尔”的隔离观察对象,南翔镇制定在其家门上粘贴“小红条”的措施,即镇防控办在电话与其沟通说明情况和必要性后,由社区居委干部上门,在其家门的门缝处粘贴一根40厘米长的红色即时贴。

工作人员在门缝上贴上“小红条”(南翔镇供图)

有了这根“小红条”,便于社区居委和物业及时掌握隔离观察对象有没有擅自外出的情况,但是并不会阻断社区和物业上门的脚步。这期间,社区和物业还是照例每天一到两次上门送代买的生活用品和回收生活垃圾,届时被撕破的小红条再重新粘贴一根。如果出现“小红条”被擅自撕毁,经核实后,镇防控办将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2月7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共十二条,自发布当日起开始施行。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之时,这个《决定》的推出可谓恰逢其时。

社区是抗击疫情的主阵地。按照《决定》,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组织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好辖区管理,采取针对性防控举措,切实做好辖区内防控工作。

非常时期,上海紧急立法,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各方依法强化主体责任,才能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络。

这两日,好消息也接踵而至。最新数据显示,2月18日、19日,上海连续两天无新增确诊病例。而且,上海自1月20日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实现了超过50%的治愈出院率。

在织密疫情防控网络、保障城市有序运行上,上海市委市政府紧密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采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以最大决心、最严举措、最大努力做好疫情防控,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稳定。当前,全市16个区6000多个居(村)委会、1.3万多个居民小区已迅速进入到严密防控状态。(唐小丽)

【责编:倪珺】
原标题:战“疫”满月,看上海如何打好社区“巷战”?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