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浙江武义县城往北5公里,两年前横空出世的新质智造产业园,现已聚拢了凌骁、舜驱等一批造车配套产业“黑马”,正孕育着一个新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浙江金华武义靠五金机械制造起家,从目前的发展路径来看,传统产业的集群效应还会继续扩大。但新形势下,如何引入更多高新技术产业,是武义必须面对的课题。
“新质园”里藏着什么“新质密码”?要如何打造?
一
工业是武义经济的命脉。作为曾经的浙江省8个贫困县之一,武义靠着“洼地效应”从永康等周边县市承接产业,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五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到今天,基本已经做到了同类行业天花板。
然而,随着土地要素的减少、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传统工业大而不强、全而不尖、多而不优等产业短板也逐渐暴露,增长空间十分有限。
对比来看,同样是山区县,武义尽管有着靠近永康、义乌等地的区位辐射优势,GDP却比新昌县低了200多亿元。当中有个关键的因素是,相较于新昌,武义的大型企业稀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引入先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附加值也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在国家提出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背景下,武义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效,成为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突破口在哪里?“若是拼算力比AI,无论人才还是资金,武义都比不过大城市,推动制造业升级才是适合自己的路。”
二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换代,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需要更高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性。
近年来,武义连续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武义县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武义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等多部产业发展方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
数据显示,武义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3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民间投资占比长期保持在60%以上,上半年居全省第2。正是在持续的投入下,武义经济社会得以保持较快增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光引进企业就可以了,周边设施、产业链配套都少不了。新质智造产业园规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武义县经济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摊开产业园用地规划图,园区总规划面积3655亩,可用工业用地2338余亩,园区里不光有工厂,还配有公寓、公园、娱乐休闲区等设施,周边医院学校配备齐全,可以满足各项生产生活需要。
产业园落子全县“双轴双心、双廊四片”格局的生产创新主轴上,既可以辐射带动东北翼发展,补强廊道链接节点,也有助于武义加快融入浙中科创大走廊。
三
如果说传统产业发展是武义的基本盘,那新兴产业就是武义未来发展必须壮大的新增量。在产业培育方面,寻找到契合本地发展的产业,至关重要。
对此,武义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当前浙江重点产业布局,聚焦新能源汽车这一当前产业发展最大的确定性,以及与武义五金工具高度的契合性,加速切入新赛道,以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多方考量下,武义确定在新质智造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相关产业,以及对产业强链补链有积极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里是我县重塑产业格局、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武义副县长徐宏亮表示。
两年多来,武义县委县政府坚定地向新质智造产业园给政策给资源,不断精益求精,为其添枝加叶。目前,产业园围绕头部新势力车企布局,吸引集聚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
武义既缺乏造车相关产业基础,资本市场影响力也不足,为何能吸引造车新势力的青睐?业内人士认为,好的营商环境、相对便宜的土地是很大的因素,此外这里地处沪杭金发展带,进军“配件”赛道有着区位优势。
“我们将聚焦电池、电芯项目持续加强项目招引,加快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车一体化底盘,为今后发展带来增量空间,同时为化工、电动园林工具等传统产业延链补链,为武义工业转型升级打造样板,提供路径。”武义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谢榴衍说。
从传统工业迈向高端制造,这是浙江金华武义的一个新起点。(沈桦、李增炜;图据武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