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摄影

2021丽水摄影节:最好光景记录美好时代,秀山美丽演绎美好生活

2021-11-18 10:4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丽水国际数码影像中心

丽水国际数码影像中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叶浩博、记者沈贞海

用最好的光景,置换出美丽照片,记录下美好时代,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情之所至,心之所至。

2021年11月,丽水盼来了第十届丽水摄影节。

“秀山丽水、美好生活”。本届丽水摄影节主题鲜明,守正创新。疫情并没有割舍人们对摄影、对生活的热爱,反而让人们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摄影来记录人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演绎影像背后的生动故事和美好生活。

丽水是中国华东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摇篮和重要生态屏障,天蓝、水清、山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1.7%,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位居浙江省第一,水和空气环境质量常年居全国前列。秀山丽水的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美美与共。

而摄影就是目之所及的真实再现。行摄在丽水的绿水青山间,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镌刻出一幅新时代“丽水山居图”。而丽水通过摄影节这一窗口和平台,不但让摄影告诉世界,中国有个丽水,而且大胆喊出另一个远大目标:“国际传播中有一种媒介叫摄影,国际摄影中有一座城市叫丽水。”

887个展览“云上看”,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摄影节”

能级提升、品牌拓展、产业发展、数字化改革……2021丽水摄影节一如既往坚持“学术性、国际性、群众性”的办节宗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一共推出887个摄影展览。首届国际自然环保摄影大展等全球性征集活动收到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余名摄影人的投稿。

在全球防疫的大背景之下,摄影作为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和反映时代的镜子,全球摄影师愿意把作品交给2021丽水摄影节组委会,可见丽水作为国际摄影名城在他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和品牌性。

摄影展汇集了塔尔伯特、斯蒂格利茨、斯泰肯等世界摄影殿堂级大师的古典工艺原作和全球专业领域一批有影响力的摄影艺术家作品,也吸引了如希望工程“大眼睛”作者解海龙、中国摄影家协会新闻纪实专业委员傅拥军、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等一批国内知名策展人、摄影家、专家参与。

在往届的基础上,今年摄影节还有英国Fused杂志摄影展、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国内外专业机构和高校首次参展,最终达到20多家国际专业权威机构和100多所国内外专业高校参展丽水摄影节,专业性、学术性进一步增强。本届摄影节以省份城市名义报名参展也实现了新突破,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开封市等均以省份和城市的名义参加展览。

摄影是最生动、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步”,用影像引领时代风尚。

今年摄影节共设九大展区,分别是原丽水油泵厂展区、丽水市美术馆、丽水摄影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瓯江文苑、刘祠堂背、艾莱依ART35艺术村、大修厂文创园和松阳老街展区,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城乡空间渗透和在地性原则,让摄影融入日常生活方式。

丽水生态通过摄影走向国际。首次举办首届国际自然环保摄影大赛,共评出获奖作品70件(组),其中丽水特别组的10件作品获奖。这是丽水首个国际性摄影大赛,也是丽水推介自然生态环境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成就的重大平台。百山祖角蟾、中华秋沙鸭等丽水生态元素,通过摄影首次进入国际视野,讲好了丽水生态故事,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到了全球各地。

国际古典工艺影像中心在2021丽水摄影节期间落地丽水。国际古典工艺影像中心成立仪式暨国际手工影像主题研讨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并有30多种古典工艺作品在丽水展出。

丽水数字化改革,支撑起“永不落幕的国际摄影节”

在2021丽水摄影节筹办之初,组委会就决定采取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举办。随之,丽水摄影节请来丽水学院研发团队首次利用手游模式和3D建模手段推出“云展厅”3D版,1∶1还原丽水摄影博物馆、丽水市美术馆展出的重量级展览,面向全球线上观众提供全景式、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并将实现与艺术家的实时实景互动。人们在“云展厅”3D版中不仅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可以实时全方位观看多媒体影像作品,视角感受更广阔、展示内容更全面、细节体验更丰富。

11月5日19时,2021丽水摄影节“云展厅”线上展览准时上线,除了“云展厅”3D版之外,其它2021丽水摄影节展览都以“云展厅”网页版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放。在活动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摄影教育国际研讨会、“云展厅”导览分享会等会议活动都打开了线上通道,吸引国内外嘉宾在互联网上广泛参与。

守正创新,摄影艺术描绘美好生活新画卷

好的摄影作品,和时代产生关系。我们这个时代的摄影师也肩负着这样的责任,不断和各个时代、社会环境、自然生态保持密切联系。

“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第三季——“七条小巷美术馆”,是一个植根于丽水本土的在地影像考察项目,试图探寻影像应如何服务于社区。

“七条小巷”项目导师、浙江传媒学院美术馆馆长傅拥军第三次带领团队进驻丽水老城区七条小巷——桂山路、绅弄、刘祠堂背、文昌路、酱园弄、泰山弄、营房弄。他们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影像创作,并在小巷里创建了一座真实的美术馆。

馆内设置摄影画廊、录像厅、驻地图书馆、多媒体空间、小巷会客厅、小巷照相馆,力图打造一个丰富而有人情味的互动社区空间:让小巷居民成为摄影师,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让居民成为策展人,用装置、照片、灯光来策划一场摄影展;让小巷周围的“民间乐团”聚在一起,演奏一场小巷音乐会,谱写和演奏美好生活的新乐章。

“英国Format摄影节:非/自然”展览,通过13位摄影家的作品,表达自然感悟,探讨了人类对土地、动植物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及其原因之间的多重紧张关系。由于疫情封锁,摄影家们过上了慢节奏的生活,重新接触大自然。从影展,人们可以看到创新性的诠释,比如空气污染的影响、城市园林的巧妙设计等等。

“回望历史,与时代同行”国际古典影像艺术邀请展,通过29位历史摄影师、30位国际摄影师和50余位中国摄影师的手工影像作品,呈现他们作为独立个体对于历史和当下的观看和思考。从盐纸印相工艺到蓝调盐纸印相工艺,从蓝晒印相工艺到聚合物凹版印相工艺等技法、题材、内容的创新,艺术邀请展让观众了解历史影像的拍摄题材和工艺的同时,也能了解今天摄影发展的出发点和初始脉络。

第八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是由丽水摄影博物馆向全国发起的一项持久性摄影活动,上榜作品展更是本届摄影节的一大亮点。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队赴疫情期间的武汉,拍摄的《你是我最牵挂的人》领衔上榜作品展。一共十件摄影佳作在本届摄影节展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摄影创作当前学术语境下的主要趋势和形态,是一年来中国摄影创作前沿的重要样本,旨在为中国摄影的发展梳理一个年度风向标,共同推动中国摄影的进步。

“光起万物:10+教授作品联展”,试图道尽摄影这一事物的根本原理。这些从事摄影教育的人们,以光为手段,教书育人。这是摄影教授们长年钻研摄影的精心之作,也充满了他们对光的虔敬之心。

“渴望·圆梦——解海龙希望工程纪实摄影作品典藏展”,让30多年坚持拍摄希望工程题材的解海龙从幕后走向台前。一幅《大眼睛》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宣传海报,推动希望工程这项公益事业深入人心,帮助众多贫困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并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扶贫先扶智,扶贫攻坚取得的全面胜利,时代却不会忘记那段艰苦奋斗的难忘岁月。本展览展出解海龙拍摄的40幅希望工程系列代表摄影作品,向伟大的希望工程公益事业致敬。

“诗路山水、万象时代——丽水摄影师作品联展”,作为丽水摄影群体在2021丽水摄影节的集体亮相,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涵盖了传统纪实、新纪实、山水画意、地形景观、当代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传统文化、时代景观、红色传承、历史回顾几个方面,全面深入反映了丽水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自然面貌,同时也集中展示了丽水摄影创作群体多元立体的生态格局。

摄影作品有温度、有情节、有思想,才会超越文化和时代的界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80与15——朱文霞刘奕粲祖孙影像联展”,让朱文霞这个摄影界知名的“老太太”和外孙女刘奕粲的摄影作品一起办展览。祖孙两代人喜欢用手机随手拍摄感动自己的生活瞬间和细节,用影像演绎着自己“心中的歌”。

以同样方式展出的还有“洞庭湖记忆——李继平李泳彭父子影像联展”,父子摄影师的摄影作品,既是对摄影风格的家族传承,更是对摄影风格跨代的创新,用两代人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看生活。

“家当”展览讲的是房车旅行时,边看边拍。摄影师黄庆军拍摄了18年,也开着房车环游了中国18年,他主要拍摄全国范围内有特色或有代表性的家庭主人和他们所拥有的家具之间的合影。

“巴山巴水巴中人15人联展”,通过丽水对口四川扶贫地区的拍摄,表达全中国一起赢得扶贫攻坚战的面貌和决心。人们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唤起亲历那个艰苦年代的记忆,并和“我和我的父辈”产生一场隔空对话。

此外,“魅力长寿之乡·健康养生福地”摄影展、“我眼中的重要窗口”全省摄影作品展、松阳老街“遇见时光”在地艺术工坊项目等等,都从各自的布展角度出发,彰显时代赋予的重大主题:长寿之乡、共同富裕和老街活态保护。

更有全国红军长征论坛联盟城市影像联展,把长征所经过城市的革命老区的“老区新貌”一并展出,突出老区人民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美丽愿景。

丽水本土摄影人,更是2021丽水摄影节九大展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任泠霏,莲都籍摄影师、策展人,研究生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纯艺硕士摄影摄像及相关媒介专业、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她的作品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纽约La Mama La 画廊、芝加哥滤镜画廊、英国 Photo Fringe、平遥国际摄影节等都有展出。

她为丽水摄影节带来了《从那一天起》任泠霏个人展,其中一副摄影作品《隔离生活》,展现了疫情爆发以来,任泠霏纽约生活经历的一个剧烈切分。随着疫苗的接种、经济的复苏,她的“隔离生活”似乎也慢慢回到正轨,然而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世界的认知已全然改变。

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深造的丽水摄影师陈荣辉,他的作品曾在丽水摄影节上多次展出,是一位从丽水摄影节“出发”的本土摄影师。今年他作为摄影师,和他的同学们又带来了“启程:耶鲁大学摄影系联展”,呈现2021届9位耶鲁大学摄影艺术硕士毕业生在疫情期间完成的摄影作品,试图用自己拍摄的图像,去诠释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未来方向的摄影主题。

丽水摄影师谭秋民拍摄的“十年·刘祠堂背”展览,就位于“七条小巷美术馆”三楼,他坚持十年只拍刘祠堂背一条路。如今这条小巷也迎来了城市更新,现有百分之九十的房屋腾空,居民已经撤离。谭秋民所拍摄的刘祠堂背影像,不仅仅是十年来的简单记录,更是基于田野调查的影像创作,是一份关于中国城市街巷长期的纪实样本。

舒巧敏的摄影作品《罔两》,意为“影子的影子”,以瓯江鱼类为创作母题,使用古典工艺、医学生物影像、负像及微观等技术方式,将鱼的内涵外延抽象化,通过幻化的视觉呈现演绎对瓯江的诗性表达,它们就是母亲河瓯江“影子的影子”。

在2021丽水摄影节上,这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亟待观众去     各个场馆探访,并用不同视角细细品读。

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国际摄影名城启航新征程

在丽水,摄影师们踩好打卡点,秀出摄影术,让静态景观、动植物活跃起来,更立体地展示丽水的秀美和丽水人的淳朴,让更多观众体验到照片背后的往事和妙事,用影像唤醒时代记忆,更能找到自己在大时代里的影子。

丽水作为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第一个地级市“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摄影之乡”,有着源源不断的摄影创作素材。这里拥有3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7个中国传统村落;“丽水三宝”——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蜚声中外、享誉华夏;丽水的华侨文化、畲族文化、摄影文化、汤显祖文化、廊桥文化等都极具本土民族特色。

丽水的文化旅游,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摄影即生活,摄影即遇见,意趣相生、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人们行摄山水间,“一张照片成就一个景区”从理想变成现实。云和梯田、遂昌神龙谷、松阳古村落、莲都古堰画乡、缙云仙都……甚至是在乡村题材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当中,摄影家通过一个直观的画面,就能成就一个A级景区村。

多年来,摄影产业化也在不断助推着丽水这座国际摄影名城“乘风破浪”。

2021丽水摄影节首次尝试推出画廊专区——万象PHOTO艺术博览会。全国23家知名影像画廊的128位世界级和国内摄影名家的400多幅作品参加展售。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投资逾40亿元的丽水国际数码影像中心项目正在落地,致力把摄影艺术、摄影产业、历史文化、山水景观和文化创意融为一体,打造城市更新的示范项目和新时代文化丽水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同时,丽水国际数码影像中心在市区万象山崛起,也标志着丽水摄影产业化正式进入“万象山时代”。

今年,丽水市人民政府与视觉中国合作建设影像数字中心,搭建摄影管理平台、政府影像资源共享等一站式集成平台,助力影像产业和线下实体产业实现交互链接。回首过去,丽水通过举办摄影节和各类影展、比赛,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影像资源,同时,市、县两级新闻媒体同样收集了大量影像资源。它们都将在这个影像数字中心平台得到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国际数码影像中心建成后,丽水将会借助大数据、云存储等手段,对分散的影像资源集中管理和融合应用,一站式收集,一站式分享,降低拍摄成本,提升利用效率,实现丽水影像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丽水第二次出台了关于丽水摄影的十年规划——《丽水国际摄影名城发展规划(2021-2030年)》,规划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摄影艺术交流高地、国际生态摄影创作高地、摄影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摄影优质要素集聚高地”的建设目标,为丽水打造摄影产业的“黄金时代”。而2021丽水摄影节,也必将成为这个“黄金时代”新的里程碑。

640.webp

吴兆龙 摄

吴兆龙 摄

王雪珂 摄

王雪珂 摄

微信截图_20211118071728

沈继平 摄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