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政府共同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上海举行。自2021年起,上海将进行为期3年的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这是全国唯一一个此类试点。“对于国际拍卖行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利好,既提振了艺术品行业的信心,也彰显了上海打造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决心。”佳士得中国区总经理胡伟爔说。
毕加索1949年前画作可境内拍卖
此次综合改革试点历时三年,是社会文物管理领域的一次全方位改革,具体举措包括:试点文物进境登记管理制度;支持外资拍卖企业拍卖境外征集的1949年以后去世的部分外国艺术家作品;打破文物临时进境时限限制;进博会展商文物展品免税销售;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通过联合办学、职称评定等方式,培养一批文物鉴定专业人才;推进长三角文物市场一体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和配套政策支撑等。
这些举措中,颇受关注的是在上海“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据悉,在浦东外高桥、徐汇滨江等区域现有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易、仓储、物流、通关便利等基础之上,上海将打造文物流通全链条一站式综合体;研究引进若干国际知名文物博览会;扶持文物拍卖领军企业,既包括培育本地骨干企业,也包括引进外来顶尖品牌;用足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优惠政策,支持各类文物经营单位在保税仓储、展示、拍卖、销售等多个环节的深度融合;允许境外文物艺术品在办理完成保税出区手续的状态下,参加国内展会。
对于胡伟爔所在的佳士得来说,这些举措带来许多直接利好。她解释:“这意味着,毕加索、达利等名家在1949年前创作的画作,有望在中国境内拍卖了。”
全国性文物博览会将落户上海
据介绍,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将密切协作,在社会文物管理政策、促进机制、开放路径、服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上海形成社会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创新高地。
下一步,双方将围绕合作协议所明确的新时代收藏文化培育行动、基于信用监管体系的登记交易制度试点、文物商店提质升级行动、文物拍卖领军企业扶持计划、鉴定服务提升项目、创新文物进出境管理服务、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推进长三角文物市场一体化发展、完善文物市场监管体系、强化综合配套政策支持等十大试点任务,抓紧制定配套政策举措,保障改革部署落实到位、落地见效。此前,作为此次试点的重要内容,国家文物局会同上海市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出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文物类展品进口相关免税优惠政策,并配套制定相应监管和便利化措施,有效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文交流平台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文物回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透露,国家文物局将研究立项全国性文物艺术品综合博览会落户上海,支持引进1—2个世界知名文物博览会。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政策,配合支持上海市布局在浦东外高桥、徐汇滨江等地建设社会文物集散地,吸引、汇集文物艺术品交易及相关的产业链业态向上海集中。此外,在充分发挥好进博会、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平台作用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将指导建立长三角文物市场管理政策协调机制,协调错峰举办长三角文物拍卖季,推进长三角文物市场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2020年,上海文物拍卖企业转型升级,纷纷开展线上文物艺术品展示和拍卖活动。2020年截至目前,共审批文物拍卖会458场,其中网络文物拍卖366场,占比80%。苏富比中国区副主席沈菲琳说,上海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城市,试点举措将增加苏富比对中国特别是对上海的投资信心。(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