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7月18日,浙江丽水机场迎来投运的历史性一刻。丽水迈入“国内3小时”交通圈,3小时航程可覆盖北京、上海、深圳、贵阳等全国重点城市,全面连接国家发展“大动脉”。
走进丽水市公安局机场分局,看看这支最年轻的机场公安队伍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警务之路,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创新与实践。
作为华东地区第一高边坡机场,丽水机场定位为国内支线机场,设计年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0吨,将陆续开通十余条航线。
在伴随机场从蓝图变为现实的600多个日夜中,丽水机场公安以“跨界共融”为主线,构建空地一体防控格局,为打造“全省最安全”空港构筑起铜墙铁壁。
日夜坚守 筑牢安全基石
2023年10月,丽水市公安局成立机场公安筹备组,全程参与机场规划、建设与安全体系构建。
2024年12月26日,丽水机场公安正式挂牌。
他们从零开始,以“安全第一”为根本,扎实推进通航前各项筹备工作,协同开展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实现隐患动态清零。积极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优化机场交通组织规划设计,圆满完成机场投运前系列航空保障任务,为空港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快速处置 化解安全风险
2025年4月,一员工电脑中毒后向工作群内误发虚假信息,丽水机场公安迅速采取阻断措施,成功消除群体被诈骗风险。
同年8月,丽水机场公安及时处置机场周边一干扰飞行安全光源,确保飞机安全降落。在一个个真实案例的锤炼中,这支新生的队伍正迅速积累经验、凝聚战力,从实战中一步步走向成熟与稳健。
科技引领 构建共治格局
创新探索“全域感知、智能预警、精准定位、快速反制、协同联动”的“全链条式”无人机防控体系,以精准识别为前提,以落地处置为核心。通过建立与市局、属地公安的“低慢小”升空物协作处置机制,联动航线上企业、小区、学校等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形成“公安主导、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
真情服务 温暖旅途人心
创新推出多项便民服务举措:
通航前夕专设办证窗口,推行极速审批模式,高效集中办理控制区通行证290余张,确保证件当日精准送达。
设立“华侨服务工作站”,为侨胞提供法律咨询、证件协助、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
提供“临时乘机证明”立等可取服务,有效降低旅客误机风险。
提供问询指引、失物协查、紧急求助等一站式便民服务,让公安服务更有温度、更触手可及。
成效显著 织就平安网络
通航首月,丽水机场公安保障进出港旅客13014人次,其中进港旅客6870人次,出港旅客6144人次。为民服务300余人次,办理临时乘机证明19张,找回群众遗失物品3件,找回走失人员2名。
未来,丽水机场公安将继续聚焦“安全+服务”工作双核心,深度融合机场实际与行业要求,持续完善“跨界共融”机制,为展现丽水“第一窗口”形象贡献机场公安力量。(沈桦、刘劼;图据叶巾铭、程昌福;来源丽水机场公安、浙江机场平安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