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金华,兼具战略要地的雄浑与文脉绵延的厚重。而今,在这片土地上,紧邻金华人才公园与东阳江的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原金华市外国语学校义务段),已走过二十载办学历程。从浙大学神到西交学霸,从清北骄子到闯荡世界的行业新锐,该校培养的学子如金华三江之水,从浙中腹地向更广阔的天地奔流——仅初中毕业生中,考入清华、北大者已超160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累积,更是学校育人理念与办学模式在时间长河中结出的璀璨明珠。
在刚刚到来旋即高温的夏天,热上加热的是高考和中考的热度。当一个个优秀学生从初中走向高中,从高中走向大学的同时,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
“‘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是金外实验的教学内核。”金外实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三月举行的全国两会传递着中国教育发展的鲜明信号,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正是在此背景下,金外实验着力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让学校‘扩优提质’,打造‘新质学校’。”相关负责人强调。
从传统的“唯分数论”到“五育并举”,浙江省金华市的许多学校也正朝着综合型培优方向发展,而作为许多金华学生、家长“梦中情校”的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金外实验”),则聚焦教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扩优提质”,打造“新质学校”。
优秀更专注:教育不是“照本宣科”
那么,“扩优提质”应该怎么做呢?王子铖的故事,恰是这个问题的生动注脚。这个痴迷街舞的少年,曾怕热爱耽误学业,却在金外实验找到了平衡的支点。
“初中三年,我收获了放松的心情、严谨的学习与快乐的成长。” 王子铖细数成长:“浓烈的学习氛围和分层教学让我的成绩从八年级中等跃升至年级前十五。住校生活让我成为“时间管理大师”,每天晨跑也培养了锻炼习惯;而英语小班化教学让我更有自信去展示交流,帮我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王子铖同学的成长,只是金外实验许多优秀学生的一个缩影。在相关负责人看来,学校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倡“适性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多元发展。学校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构建弹性课程体系、分层教学模式和个性化成长路径,为不同禀赋、兴趣、节奏的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生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外实验始终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创新实施分层教学。以数学、科学等学科为例,学校采用动态分层走班制,精准匹配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华市第二届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中,胡宸同学作为学校唯一一位荣获一等奖的女生,她特别提到:“学校的教学安排非常注重个性化,课堂内容与课后练习都经过老师精心设计,既保证了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又给予我们充分的自主拓展空间。”学校“基础+个性”双轨教学体系颇具特色:一方面通过“大课堂”确保全体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点,另一方面以“小课辅”形式为每位学生提供专属学习指导,让“私人订制”成为可能。
据介绍,金外实验聚焦“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内核,以“过程快乐、学业优秀、外语一流、素质全面”为育人目标,以“自主•专注•差异”为核心教学策略,以“英语小班化、教育个性化、评价多元化”等措施培育具有“中国心、世界眼、国际范”的未来英才。
优学更优质:钻研专注像“韦神”
近日,喜讯传来。金外实验2022届初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其中何煦同学以总分702分入榜浙江省前100名。出分的当天下午,北大已经与他联系。
与此同时,许多市民的朋友圈更是被何煦同学“刷屏”,他的学习成长故事令许多家长、学生动容。在此前的新闻报道中,更有网友、读者纷纷留言“他和韦神好像啊”“韦神老家(祖籍)也是浙江金华东阳的,气质看上去都很纯粹。”……而他自陈的成功密码——“时间精配、策略得当、心态稳健、理念浸润”,恰是学校“高分不唯分”育人逻辑的最佳注脚。这“高分”并非悬于空中的孤塔,而是根植于“五育并举”沃土之上的参天大树。
和何煦一样,在浙江金华,金外实验的学子们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并不是传统印象中“戴着厚拙镜片深埋题海”的学生形象,他们是长跑健将,他们是活动达人,他们是泼墨大师,他们是辩手麦霸……这些形象打破了社会的刻板印象,他们就是“五育并举”理念指导下的“新质学校”综合实力超强的高分学霸。
刚刚考上金华一中的祝诗涵同学用她的细腻来看待自己的初中母校,很多元、很高效、更自主。“体艺节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筹备活动节目、解决各种难题,虽然很辛苦却让我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友谊。”
“学校开设了几十节拓展课,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健美操拓展课则成为我的‘梦中情课’,经过系统化的训练,金华市健美操一等奖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
喜好书法的张浩桀同学,今年中考也考上了金华一中,他给母校写了这样一首短诗:寝室生活,规律健康;美味食堂,打动味蕾;趣味操场,燃烧青春;以德育人,树立品格;鼓励思考,质辩精神;合理训练,助力体考;时间充裕,尽情燃烧;学风优良,高效自主;校风和睦,其乐融融。张浩桀同学直言:“在金外实验,学得充实,玩得开心,既收获了分数,也收获了同学友谊。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强人,学习上不后退,运动上不怯场。”
优势更“全景”:高分学霸不是“书呆子”
诚如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所言“在金外实验,有很强的参与感,不仅仅是学习。”这些天,正值金外实验迎来办学二十周年之际,一篇征集令在师生和家长中“刷屏”,也引发了大家的“头脑风暴”:当笃学路68号浓荫漫过斑驳的砖墙,当钟楼飞檐镀上第7305次夕阳,总有一段旋律在你的记忆深处回响,那是晨光中响起的书声琅琅,是球场上跃动的青春昂扬,是晚自习窗外的虫语鸣唱……二十载春秋流转,期待您的才华和创意,共同谱写属于金外实验的文化印记,金外实验校歌、吉祥物、校楼名称正在征集中……而这并不是金外实验发展中的个例,学生的融入感愈深愈强。
“时光荏苒,在金华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部的三年画卷圆满收笔。回首望去,这是一段充盈着汗水、欢笑与蜕变的金色年华。”在今年中考发挥优秀,考上与金外实验一脉相承的金华市外国语学校的杨正仪同学,她的经历更具多元色彩。她的感慨和她的爱好“美术、音乐”一样充满了轻快的音符,跳动而美丽。
“作为寄宿制学校,老师陪伴我们的时候远比父母还要久。关键是老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每一个同学,都能站在我们的立场帮我们考虑问题,有些时候我觉得他们更像自己的亲人。”在金外实验快乐学习并考上金华市外国语学校的同时,杨正仪同学也一并考取了国内知名的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并获得了正取资格。
今年以金华市素养大赛一等奖被金华一中提前招录的方岩同学的思想与表述颇为“成熟”,他说:“金外实验的教学氛围,更注重我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那些看似普通的晨读、课间操、模仿秀,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成长模块,都是对我们专注力的培养。”他把自己持续进步的根源,归于初中阶段培养的“自主学习”与“快乐学习”之能。
“充实!学得轻松而且有深度,更加自主高效。”喜欢排球的曹芷晗同学印象深刻的不仅是金外实验的“严谨治学”中的“松弛感”,更是生活上好吃的饭菜,充足的睡眠时间。“我其他学校的同学都羡慕我们晚上9点半就能熄灯睡觉!”
“当大多学校还只在‘授人以鱼’时,金外实验其实在做的已是‘授人以渔’,她从不强加给我们什么,却无形中给予我们更多。”在金外实验2021届毕业生张熙岩看来,金外实验带给他的是“勤奋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而我也是从那时起真正领略了学习的快乐,进而追求学习的自主,而不知不觉也就达成了学习的勤奋,正是这些暗中的涵养成为我们‘永远进击’的力量之源”。在去年2024年高考中,他取得了浙江省22名的好成绩。
这些“授渔”的智慧,浸润于金外实验精心构建的全景育人体系之中。
发展更全面:“成长”不止于课本之内
“从依赖到自主,学会了规划时间、打理日常,更在集体生活中懂得包容与协作,让‘独立’与‘共处’成为自然的习惯。”在与金外实验学子的沟通中,明显感受到他们的沉稳与从容,喜欢古筝和乒乓球的刘润瑶同学今年考上了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她说:思想从懵懂接纳到主动思辨,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知——明白责任的重量,懂得共情的温度,也确立了“持续向上”的内在驱动力,让思考有了方向感;学校的多元性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无论是兴趣的萌芽、对集体的归属感,还是面对未知时的适应力,都在潜移默化中沉淀为面向未来的底气,让“成长”不止于课本之内。
在家长的眼中看到的,除了金外实验初中“五育”教育优势之外,更多是对于学生们全景、全息式的成长帮助和安排。从家长对学校的高度赞扬中可以窥得一斑。
“金外实验的校园生活为孩子带来了全方位的积极改变。记得刚入学时,孩子还带着些婴儿肥,经过初一这一年的寄宿生活,不仅身高增长了11厘米,体态也变得更加匀称健康。这得益于学校科学的膳食搭配,配合规律的作息时间安排。更让我们家长欣慰的是,孩子在这里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体育锻炼,所有作业都能在晚自习前完成,课后还能自主安排阅读和兴趣活动。特别感动的是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无论早晚都能看到他们悉心指导的身影,这份无私的付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学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盛梓言妈妈如是说。
作为金华一中的资深教师,胡宸妈妈对女儿在金外实验初中三年的成长深感欣慰。她特别赞赏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的扎实实践:金外实验的晚阅读令我印象深刻,每晚一节课的名著经典阅读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经典的深度理解与热爱。去年学校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文诵读活动《何妨吟啸——苏轼&重生诗文诵读》,七八年级师生共聚一堂,共启阅读盛宴,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经典带来的宁静与丰美。通过这次活动,女儿不仅对苏轼的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她开始懂得用文学的力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或许就是经典诵读带给她的心灵滋养吧。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金外实验将赓续“以文化育英才,以诗文润气质,以经典塑品格”的校园文化,在育人路上且歌且行。
据介绍,金外实验以“过程快乐、学业优秀、外语一流、素质全面”为目标,明确“立足分数定升学的现实,肩负科学育英才的使命,教法学法共进,成绩素质齐升,不作秀、不冒进,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定位。金外实验初中校区负责人表示,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线,而是点燃个性的火炬。学校坚信,每个孩子无论是学业突出的学生,还是暂时平凡的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
金外实验初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成长支持体系,为每位学生铺设多元发展路径。学校精心打造贯穿全年的十大主题成长活动体系,同时开设涵盖科技创新、人文素养、艺术审美、体育健康等领域的58门特色选修课程,形成丰富的“课程超市”,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激发潜能的平台。考试不排名、严控作业量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分数这个副产品,而在于唤醒每个生命的独特可能。
“倡导活动育人、课程育人,培养为终生发展服务的素养与能力,包括以后可能对职业选择有影响的锻炼机会。”在金外实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孩子会被“孤立”——因为他们的成长是全面的、全景的、全息的。
……
年复一年又一年,廿载风华更卓越。多年来,金外实验在“分层教学、多元升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从国有民办转为公办学校,学校的内核没有动摇;从金外到金外实验,“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学内核没有变;驱动力更为持续、强劲,为优质高中、大学输送优秀毕业生的同时,其自在的“新质”也在不断培育和提升,并在释放强劲动能。
在2025年1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思想上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不断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由此来看,教育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是一个长久、长期、长效的系统工程,由“大”到“强”既是“质”的升华,更是未来发展的坚定磐石。
在金外实验的校园里,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在这里蜕变,在这里萌发梦想,在这里启迪心智,他们从这里走向世界……
也许,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创新”,新的“大疆”、新的“宇树”、新的“Deepseek”、新的“具人形机器人”领域等产业里,将诞生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或许,不久的将来,这些梦想的启迪,就萌芽在金外实验的青青草坪之上,萌芽在金外实验的炎炎烈日之下,萌芽在金外实验的琅琅书声之中。
廿载只是过程,未来已来。(沈贞海;本稿图片由金外实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