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5月9日,来自浙江大学、上海曹杨二中、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嘉兴高级中学、宁波三中和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专家、校长及教师代表齐聚浙江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共同探讨德语教学创新发展新路径。一场以“共享特色·共铸品牌”为主题的长三角DSD学校联谊暨高中德语教学研讨会在该校顺利举行。金外党委书记范启尧、校长宋宪宏、副校长陈蒋平、校长助理胡越男参加会议。
从有到优:金外德语项目独树一帜
范启尧书记在致辞中表示,金外建校20年以来,始终坚持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办学理念,走出了一条多样化人才培养新路,打造了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2024 年高考成绩尤其辉煌,金外学子包揽全省第26、52、106名,特控线上线率达82.3%,稳居金华大市第二,跻身省内一流高中。而德语班的表现同样亮眼:总分最高664分(上浙大线):杜昭言、赵文恺;特控线比例高达78.6%;德语单科140分以上3人,其中郭添翼、吴咏骏同学以142分、141分勇夺全省第一、第二名。金外德语班打开“国内升学、国外留学”双通道。2024届毕业生中有的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有的就读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排名第2)。
德语办学17年来,金外全力打造外语特色、持续擦亮德语品牌,先后召开德语DSD项目十五周年研讨会和外语特色办学研讨会,常态化开展金华——迪伦友城师生互访活动,助力学生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从知识到素养:大咖讲座引领前沿
教育部中学德语课程标准制订组专家、刚刚荣膺德国荣誉勋章“歌德奖章”的李媛教授以“素养导向的德语教学新路径”为题作主旨报告。李教授指出教师需要形成新型知识观、学习观、课堂观和教师观,实现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提升转变,单一活动向五要素整合活动群转变。李教授同时深入介绍了HAST教学方法与实施路径,建议教师在课程中设置整合的学科化情境,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中进行观察,培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学生。
从情境到生成:一节生动活泼的示范课
研讨会上,金外德语教师陈周茜为与会嘉宾呈现了一节生动活泼、创意十足的德语示范课——《学校节日》。该示范课以“外语周开放日”为情境任务,巧妙融入写作训练目标。教学设计紧扣德语新高考要求,围绕读写结合,设计读写联动活动群,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构建文章结构,丰富语言表达。在模拟策划与表达中,学生逐步发展了跨文化理解与应用写作能力,实现了语言运用与思维品质的同步进阶。
全德语“浸润式”的外语教学、“生生”互动的小组合作、“高颜值”的板书设计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评如潮。
研讨会最后,与会德语教师纷纷围绕“新高考改革”“课程衔接”“数字化资源”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枇杷垂金、书香满径”的金色五月,浙沪皖三地DSD兄弟学校齐聚金外,共享外语特色办学经验,共铸德语项目教学品牌。作为省内最早开办DSD项目的学校之一,金外将继续做大做强德语班,全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
据悉,金外德语班创立于2008年,是浙江省第二所、浙中地区唯一一所经中德两国政府授权的DSD项目成员校,历届德语班高考成绩优异,有一大批学生留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慕尼黑工大、亚琛工大等世界名校。德语班是金华市对德文化交流的一扇窗口。17年来,德语班先后培养了几百名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德语人才,架起了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探索了一条助力“国内高考出国门、工薪家庭读名校”的留学新路,形成了“走出国门拓视野、精品课堂提素养、多元平台育英才”的德语办学经验。(沈桦、郑江瑶;本稿图片均由滕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