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发展聚焦

三个故事,勾勒丽水莲都共同富裕美丽愿景

2021-08-16 14:24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640.webp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叶浩博、徐华燕、记者沈贞海

木制品产业转型、画中人、泥生金。

这三个故事述说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新路径。

在莲都区古堰画乡小镇、碧湖镇下南山村,走进小镇的街头巷尾,迈进田舍民宿,发现了许多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缔造幸福新生活的莲都案例。

木制品产业转型,一直是古堰画乡小镇里人们谈论家乡变化时,经常提及的话题。

杨翔军,古堰画乡“画居匠心”的民宿业主。2017年,他自己设计装潢的“画居匠心”民宿开业,这是一家以木工文化为主题的民宿。

640.webp (3)

640.webp (4)

而在2017年之前,杨翔军却是一个在古堰画乡木制品产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小老板”。他的小作坊养活了50多名本地员工,企业年收益30余万元。

但是,木制品产业污染大气环境,巨大的噪声搅得游人心烦意乱。为了治理木材加工带来的粉尘、噪声污染,2015年,莲都区仅用43天就将古堰画乡周边154家木制品厂全部整治到位,不惜“砍掉”小镇65%的工业产值,转型迁移84家工厂,拆除8.2万平方米违建,清理违法占地22.52万平方米。

而杨翔军一方面将工厂搬迁到位于云和县的木玩产业园,一方面开起了“画居匠心”。“民宿产业真的比木材加工赚钱快!”比起办企业时被别人拖欠的“三角债”,杨翔军非常认同收入立刻到账的民宿商业模式。

640.webp (1)

640.webp (2)

不仅如此,杨翔军还把工厂里不用的边角料木材,加工成了民宿的木制家具。造型各异的鞋柜、木床、衣架、挂灯等木制品,都是杨翔军亲手制作。此外,他还收下了很多来民宿住宿的客人做木工徒弟,教授他们基本的木工技艺。客人临走前,还能带走一个自己制作的旅游地纪念品。2020年疫情冲击下,“画居匠心”民宿克服重重困难,还是取得了50余万元的年收入。

“木制品产业转型”说的是“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的莲都故事,而“画中人”是一个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故事。

画家王民正在古堰画乡的大樟树下作画。他画的是一艘景区内普普通通的摆渡船。画中,船老大正在吆喝着游人小心上岸。王民告诉记者,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更有意思。

一个外地人初到古堰画乡,他和他的后代在这里以摆渡为生。等摆渡的手艺传到了第三代时,渡船也从手摇、机器制动,更新为电动船,而船老大的儿子却“逆天改命”,爱上了画画,离开了摆渡船。

因为古堰画乡风景如画,时常有绘画系的学生前来采风。船老大的儿子贪吃学生手里的鸡腿,就跟着大家一起玩,一起画,最后成为了一名本地“出产”的著名画家,一幅油画卖到了近十万元。

王民笑着说,莲都像这样本土“出产”的画家还有很多,他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在军队服役时,王民也爱上画画,最后回到了家乡,把理想变成了职业,在这片“丽水巴比松油画”的艺术热土上开花结果,最终决定常居画乡创作。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古堰画乡共吸引126个艺术家工作室入驻,有本地的画家,更有从外地慕名而来的。而油画产业同时给古堰画乡带来每年约190万人次的游客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后一个故事——“泥生金”,是关于黄泥墙变身“黄金屋”的故事。

在莲都碧湖下南山村,欢庭·下南山生态度假村以夯土墙、木结构、小青瓦的三开间形式为主,修旧如旧,让一个破败的老村,重新焕发青春。

联众集团共投资6500余万元,对下南山村进行改造,让原价不到5000元一幢的农房,成为了一个晚上住宿费不少于600元的原生态民宿。

工商资本的投入,促进了村内待业村民就业,吸引外出就业村民返乡创业。下南山村聚集了超高人气,促进了村民增收,使村内旅游业得以发展。本地农民也通过发展杨梅产业,对接民宿经济,让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10%-20%。

联众集团副总裁程长婴表示,他也是丽水人,他非常希望通过修缮民宿、保护传统村落,带领当地村民一同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本稿图片由雷宁、何宣漫摄影)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