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发展聚焦

金华婺城非遗:惊艳了时光、温润了流年

2020-10-13 11:4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图片_202010130125342

婺城非遗特色。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非遗文化承载着地方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传承。浙江金华婺城区拥有13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6项。如今,它们活力犹在,婺城不仅保留了这些非遗文化本真的面貌,更赋予了他们新时代的内涵。

文娱“一线牵”,戏中看人生

在婺城农村,社区、老人班都有自发组织的乐队、小唱班,不经意间就能从弄堂巷口、小河池塘边听到婺剧优美的唱腔。在婺剧开场前,通常会有一场不一样的“表演”,即银坑木偶戏。

银坑木偶戏用的是提线木偶,以纤纤细线牵引木偶模拟人物百般情态,上演剧情。每个木偶身上的细线少则8根,多则12根,全系在一条长约十厘米,宽不过两三厘米的条形薄竹片上。通常,木偶有左右各一根耳线,牵引摇摆,木偶抬手指示,或是舞刀弄剑,全靠它;木偶后脑勺和脊椎中部各有一线,以引导它磕头跪拜;脚尖处各有一根脚线,以牵引它行走;有时两个眼窝里安的是活动眼珠子,上面各系着一根丝线,或怒目圆睁,或暗送秋波,全在这一丝眼线的掌握里。真可谓,众生万象一线牵。

婺剧丰富的剧目与多声腔剧种形态,是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很多传统唱腔都是靠口传心授留存下来。当委婉动听的唱腔在耳旁萦绕,华美的戏服在婀娜的身上呈现行云流水般的姿态,一幕幕生活百态就在此演绎。

非遗小镇,文化“滋养地”

“金华市非遗主题小镇”安地镇,依托早期发达的水路和陆路交通,为文化传播和技艺传承提供了优质的载体。在婺城区安地镇渡船头,有一处婺州窑古窑址,这里世代有人以烧窑制瓷为生。窑工们以制瓷手艺谋生计,家中女眷们则以精巧的扎染手艺撑起了“半边天”,扎染文化源远流长,尤以蓝布最具代表性。

“它经双手浸染,又在水中沉淀,最后由酸碱固色而成。它有自然和时间的记忆,也有手作的温度。”安地镇是婺州染坊所用染料植物板蓝根的主要种植地。数百年前,客家人迁居安地镇山道村等地,带来了故乡的扎染工艺,种下了漫山遍野的板蓝根。山下的岩头村成为婺州染坊产品销售的重要驿站。岩头村有一家婺州染坊,染坊的手工艺人们用质朴的材料和灵巧的双手,传承着非遗文化,让婺州扎染生根在充满诗意的山水间。

无独有偶,雅畈镇在2015年12月成为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旅游局联合下文公布的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成为婺城区以婺窑青瓷为主题的省级非遗主题小镇。该镇依托当地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汇聚多方人才,有力整合婺窑文化、婺学文化、婺派建筑、美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上下一心构建“乡创”发展雏形。

活动承载,非遗在民间

金华斗牛历来是流传在婺城民间的竞技型传统民俗,也是这一带农村娱乐休闲的活动形式,深受欢迎。

每到节假日,伴着欢快的锣鼓声,扎着彩牌、戴着金花、身披红绸的牛“选手”会被依次拉进了斗牛场。开斗前卸下盛装,额束皮褡以护头,号炮一响,两牛相对而视。接着,牛“选手”们眼红耳竖,牛性大发,夹尾低头,四角相架,奋力争斗,一会奋力抬头,一会互撞角力,一会互相追逐,看起来好不精彩。

金华斗牛历史悠久,唐代以来画家多有描绘,唐代婺州斗牛为水牛相斗。明清至今,则改为黄牛相斗。金华斗牛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起初是为了娱神,明清以后,逐渐演变成以娱人为主。

剪纸,也是婺城百姓自古以来为年节添喜的一项民间美术形式。剪纸的最佳舞台就是窗户,每当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花团锦簇”时,年也就悄悄地走近了。民间手工艺人将充满当地特色的戏剧故事也用窗花的形式呈现出来。线条多变、构图完整的窗花凝结了劳动大众鲜活的审美取向。在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年代,一幅生动的剪纸就是对乡土年味场景的最好记录。(唐艳霞、张苑  记者沈贞海)

微信图片_202010130125344

微信图片_202010130125343

微信图片_202010130125345

微信图片_202010130125346

微信图片_202010130125347

婺城非遗特色。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